《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狱中与诸甥侄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做,出自《宋书·范晔传》,作品采用书信体裁,书写了自己的一生,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

作品简介《狱中与诸甥侄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做,出自《宋书·范晔传》,作品采用书信体裁,书写了自己的一生。信中虽说“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而事实上这“狂衅”正反映了他无视封建礼法的叛逆精神和虽杀身而无悔的进取态度。

作品原文

狱中与诸甥侄书

吾狂衅覆灭[1],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2]。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於能不[3],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年三十许政始有向耳[4]。自尔以来,转为心化[5],推老将至者,亦当未已也。往往有微解[6],言乃不能自尽。为性不寻注书[7],心气恶[8],小苦思便愦闷[9],口机又不调利[10],以此无谈功[11]。至於所通解处,皆自得之於胸怀耳[12]。文章转进,但才少思难,所以每於操笔,其所成篇,殆无全称者[13]。

常耻作文士。文患其事尽于形[14],情急于藻[15],义牵其旨[16],韵移其意[17]。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18],政可类工巧图缋[19],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20],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21];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22]。然后抽其芬芳[23],振其金石耳[24]。此中情性旨趣,千条百品[25],屈曲有成理[26]。自谓颇识其数[27],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

性别宫商[28],识清浊[29],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30],手笔差易[31],文不拘韵故也[32]。吾思乃无定方,特能济难适轻重[33],所禀之分[34],犹当未尽,但多公家之言[35],少于事外远致[36],以此为恨[37],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

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38]。既造《后汉》[39],转得统绪[40]。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41]。班氏最有高名[42],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43]。后赞于理近无所得[44],唯志可推耳[45]。博赡不可及之[46],整理未必愧也[47]。吾杂传论[48],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49],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史》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50]。其中合者[51],往往不减《过秦》篇[52]。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53]。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54],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55],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56],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57]。

吾於音乐,听功不及自挥[58],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59]。然至于一绝处[60],亦复何异邪[61]!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而旨态无极[62]。亦尝以授人,士庶者中未有一豪似者[63]。此永不传矣!

吾书虽小小有意,笔势不快。余竟不成就。每愧此名。

作品注释
[1]狂衅xìn信):疏狂放浪,不拘小节。衅,通“兴”偏激,冲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衅于勇。”杜预注:“衅,动也。”覆灭:指因参与谋立彭城王义康事泄而遭致杀身之祸。
[2]弃:谓遗弃、嫌弃。这里说范晔自认为疏狂放肆;得罪许多人,现在自己成为罪人,应受遗弃。
[3]不(fǒu缶):同“否”。
[4]政:通“正”。向,《南史·范晔传》作“尚”。
[5]心化:谓行道感人。
[6]微解:精微深刻的见解。
[7]寻:探求。注:专注。寻注书,谓行舟书海之意。
[8]心气恶:意谓脑子不灵。按,古人每每将人脑的思维活动视为心的生理功能。如云:“心之官则思。”
[9]愦闷:指头昏脑胀。愦,昏乱、糊涂。
[10]口机:口才。调利:畅达锋利。
[11]谈功:指凭借口舌言语获取功名利禄。
[12]得之於胸怀:意谓通过主客观的交互作用产生对事物的领悟。
[13]全称:完全满意。称,称道、肯定。
[14]事尽于形:谓作文记事显豁,只求外形,缺少内涵。
[15]情急于藻:谓只顾及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文彩藻饰。
[16]义牵其旨:谓以辞害意。义,文意。旨,主旨,犹今之主题。
[17]韵移其意:谓作文因考虑音律情韵而妨碍了文意的准确表达。
[18]大较:大略,大体上。
[19]政:通“正”。工巧:技巧艺精妙的工匠。图缋(huì会):绘制彩色花纹的图像。图,用作动词。缋,同“绘”。
[20]常,通“尝”。曾经。
[21]见(xiàn现):同“现”。
[22]不流:不散失。此谓不会出现文不达意,空泛虚浮的现象。
[23]抽:引出。芬芳:此指完美的思想内容。
[24]金石:钟磬一类乐器,其发声清越优美,后因喻辞韵美妙。《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25]千条百品:谓各种各样,名目繁多。品,品目;名目。
[26]屈曲:比喻参差不一。成理:规律法度。
[27]数:技术,方法。
[28]宫商:古代五音中的二音。《周礼·春官·大师》:“皆(通“谐”)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zhǐ)羽。”
[29]清浊: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也可谓汉语音韵学中的一对范畴),它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特点。发音时声带与发音体一起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反之则称之清辅音。
[30]谢庄:宋骈文家。据《宋书·谢庄传》:“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仕至光禄大夫,卒年三十六。”谢庄亦能,所作格调清雅绝俗。最有其分:最有识别宫商、清浊的天分。请参阅钟嵘《诗品·序》。
[31]手笔:犹文章。自南北朝始有“文”、“笔”之分,即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分为有韵的“文”,与无韵的“笔”。这里“手笔”当指无韵的实用骈散文字。差易:差别。
[32]文不拘韵:谓“手笔”之文不讲究宫商、清浊之声律。
[33]特:但;只。济难:有利于难以言传之情事的表达。济,有益;方便。轻重:指文字声音上的顿挫抑扬,高低变化,即后来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谓“宫羽相变,低昂舛节。”
[34]禀:领受:承受。此指具有。
[35]公家之言:指所谓“不拘韵”的奏疏、书表、策论等一类骈散实用文字。
[36]事外远致:指除“公家之言”以外的纯文学文字。致,意态;情趣。
[37]恨:遗憾。
[38]恒:常常。
[39]造:此指编纂。
[40]转:这里有进一步的意思。统绪:犹端绪。统,丝绪之总束。绪,丝头。
[41]可意:赞同;合意。
[42]班氏:指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有《汉书》、《两都赋》等传世。
[43]既任情二句:这是范晔批评班固断代为书,一改《史记》通史之先例,未能“通古今之变”,审辨、阐明各个历史现象之发生、发展及其归宿。
[44]赞:文体之一,有杂赞、哀赞及史赞之分。
[45]志:记事的书或文章,此指《汉书》中的《食货志》、《地理志》、《五行志》、《天文志》等十志。推:推许;赞许。
[46]博赡:犹宏富。赡,充裕。
[47]整理:指编纂《后汉书》时对史料的处理,以及在编纂方法和体例上的创新。
[48]传论:即每篇人物传纪后的评语、议论。
[49]裁味:评判裁夺的意味。
[50]“至于”三句:请参阅《后汉书》的《西羌传论》、《南匈奴传论》等篇。其中不乏针砭时事之论。则范晔之自负自夸亦并非无据。
[51]中合:谓切中时弊。
[52]《过秦》篇:即《过秦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辞赋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分上、中、下三篇。本编已选入其上篇。
[53]“欲遍作”二句:据《宋书·范晔传》:“(元嘉九年)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此时晔年方二十七岁,至被杀时,历时二十一年,然仅撰成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汉书》所有之十志并未依其例而成。
[54]杰思:杰出的思想和见解。按:《后汉书》既有论,又有赞,体例未免有重复之嫌。
[55]同含异体:谓各篇赞论内容不尽相同。
[56]纪传例:指序例。未见于今本《后汉书》。梁刘昭《后汉志序》云:“(范晔)序或未周,志遂全缺。……司马续书,总为八志,范晔序例,颇褒其美。”
[57]称情:犹言放胆、无所顾忌。
[58]听功:指对音乐的鉴赏识别。自挥:指亲手弹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据《宋书·范晔传》载:“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59]雅声:正声。雅,合乎规范。
[60]一绝处:指音乐(非雅声之乐)的最高境界。
[61]亦复何异:这里指“雅声”与范晔自创的新声实质并无区别。
[62]旨态无极:言非“雅”的新声其意蕴与表现形态均优美动人之极。
[63]士庶:读书人和平民百姓。 豪似:极其相似。

作品译文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南辕北辙》刘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刘向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

《班超传》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班超传》由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创作。《后汉书》中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

《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狱中与诸甥侄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做,出自《宋书·范晔传》,作品采用书信体裁,书写了自己的一生

作品简介《班超传》由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创作。《后汉书》中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在西域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的一生。文字雅洁,叙事流利,头绪虽多而脉络不乱。人物形象鲜明,写来有声有色。

作品原文

班超传 (节选)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1),徐令彪之少子也(2)。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4),超与母随至洛阳(5)。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6)。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7),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8)?”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9),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10),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11):“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12)。”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13)。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14),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15),以超为假司马(16),将兵别击伊吾(17),战于蒲类海(18),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19)。超到鄯善(20),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21),狐疑未知所从故也(22)。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诏侍胡诈之曰(23):“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24)。超乃闭侍胡(25),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26),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27),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28)。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29),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30)。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31),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32),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33),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34),班超何心独擅之乎(35)?”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36)。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37),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38),令遂前功(39)。”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40),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41),多益为累。”是时于阗王广德新攻破莎车(42),遂雄张南道(43),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西,先至于阗,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44),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45),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46)。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令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

时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47),倚恃虏威,据有北道,攻破疏勒(48),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超从间道至疏勒,去兜题所居盘橐城九十里(49),逆遣使田虑先往降之(50)。敕虑曰(51):“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用命,若不即降,便可执之。”虑既到,兜题见虑轻弱,殊无降意。虑因其无备,遂前劫缚兜题。左右出其不意,皆惊惧奔走。虑驰报超,超即赴之,悉召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忠及官属皆请杀兜题,超不听,欲示以威信,释而遣之。疏勒由是与龟兹结怨。

【版权声明】

《《班超传》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退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 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原文: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注释,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赏析,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原文,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翻译,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司空图

闻风而动的意思

【版权声明】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逶迤巴山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

新岁对写真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

原文: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生情暗结千重恨,

寒势常欺一半春。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新岁对写真注释,新岁对写真赏析,新岁对写真原文,新岁对写真翻译,新岁对写真司空图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

版权声明:

本站《新岁对写真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退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 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寄怀元秀上人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新岁对写真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生情暗结千重恨, 寒势常欺一半春。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原文: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寄怀元秀上人注释,寄怀元秀上人赏析,寄怀元秀上人原文,寄怀元秀上人翻译,寄怀元秀上人司空图

含有然的成语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寄怀元秀上人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

杂言(一作短歌行)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寄怀元秀上人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

原文: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杂言(一作短歌行)注释,杂言(一作短歌行)赏析,杂言(一作短歌行)原文,杂言(一作短歌行)翻译,杂言(一作短歌行)司空图

闻风而动的意思

【版权声明】

杂言(一作短歌行)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新岁对写真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生情暗结千重恨, 寒势常欺一半春。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来自司空图的作品

杂言(一作短歌行)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

原文: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

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五十注释,五十赏析,五十原文,五十翻译,五十司空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来自司空图的作品》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寄怀元秀上人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来自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 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原文: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注释,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赏析,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原文,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翻译,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司空图

班门弄斧的意思

【版权声明】

四字成语大全网所提供《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杂言(一作短歌行)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

淅上(一作江淅上)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

原文: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山田渐广猿时到,

村舍新添燕亦多。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

儿童栗熟迷归路,归得仍随牧竖歌。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

静听歌声似哭声。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

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淅上(一作江淅上)注释,淅上(一作江淅上)赏析,淅上(一作江淅上)原文,淅上(一作江淅上)翻译,淅上(一作江淅上)司空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淅上(一作江淅上)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来自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 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

陈疾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淅上(一作江淅上)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山田渐广猿时到, 村舍新添燕亦多。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 儿童栗熟迷归路,归得仍随牧竖歌。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 静听歌声

原文: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霄汉逼来心不动,

鬓毛白尽兴犹多。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

陈疾注释,陈疾赏析,陈疾原文,陈疾翻译,陈疾司空图

【版权声明】

陈疾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赏析翻译司空图的作品

原文: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