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花的诗句有哪些呢

关于夏天的诗句古代

夏天又来了,却始终感觉不到那温暖的风,从海边来,带着阳光和海的味道。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

  春天到来了,春花们钻出脑袋,微笑着面对太阳,来迎接春天的美好。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7、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8、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9、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版权声明:

《形容春花的诗句有哪些呢》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苏轼写夏天的诗句古诗

在夏天来,一切当时,阳光倾洒,万物生气勃勃,愈加灵动。 苏轼写夏天的诗句古诗 绿槐高柳咽新蝉。 苏轼《阮郎归初夏》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石榴半吐红巾蹙。 苏轼《贺新郎夏景》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描写春花的诗句50句精选

形容春花的诗句有哪些呢

春天到来了,春花们钻出脑袋,微笑着面对太阳,来迎接春天的美好。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

  当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当天气乍暖还寒的时候,当百花还躲在冬天寒冷的阴影里的时候,迎春花,却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去迎接春姑娘了。
  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2、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4、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春产不贪春,为厌春花泛。
  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8、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9、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不的成语

【版权声明】

《描写春花的诗句50句精选》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夏天的诗句古代

夏天又来了,却始终感觉不到那温暖的风,从海边来,带着阳光和海的味道。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

描写春花的诗句一句

描写春花的诗句50句精选

当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当天气乍暖还寒的时候,当百花还躲在冬天寒冷的阴影里的时候,迎春花,却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去迎接春姑娘了。 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2、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4、门柳叶已

  那迎春花的腰身在春天中舒展开来,这样表现出了春花的美好与可爱。
  1、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2、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4、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疯狂猜谜语所有答案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描写春花的诗句一句》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形容春花的诗句有哪些呢

春天到来了,春花们钻出脑袋,微笑着面对太阳,来迎接春天的美好。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

描写春花雪月的诗句

描写春花的诗句一句

那迎春花的腰身在春天中舒展开来,这样表现出了春花的美好与可爱。 1、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2、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4、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春花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关于春花和月的名句朋友们又知道多少呢?
  1、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
杜甫《羌村三首》
  3、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含有然的成语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描写春花雪月的诗句》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描写春花的诗句50句精选

当春天悄悄来临的时候,当天气乍暖还寒的时候,当百花还躲在冬天寒冷的阴影里的时候,迎春花,却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去迎接春姑娘了。 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2、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4、门柳叶已

春花的诗句玉兰

描写春花雪月的诗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关于春花和月的名句朋友们又知道多少呢? 1、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3、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

  身为花树的一种,白玉兰没有绿叶的衬托,也不能与丁香的婉约,桃花的红艳相媲美。只有淡淡的芳香与没有任何装饰洁白无瑕的花瓣。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 《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裛:香气袭来。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春花的诗句玉兰》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描写春花的诗句一句

那迎春花的腰身在春天中舒展开来,这样表现出了春花的美好与可爱。 1、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2、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4、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春花春

描写春花的诗句以及古诗

春花的诗句玉兰

身为花树的一种,白玉兰没有绿叶的衬托,也不能与丁香的婉约,桃花的红艳相媲美。只有淡淡的芳香与没有任何装饰洁白无瑕的花瓣。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小小的迎春花,迎着春寒,翩翩起舞,报道着、呼唤着;把大地唤醒,让鸟儿歌唱,叫鲜花斗艳,使小河欢畅。
  1、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6、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7、君心天意与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
  8、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9、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

《描写春花的诗句以及古诗》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描写春花雪月的诗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关于春花和月的名句朋友们又知道多少呢? 1、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3、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写于210年(建安十,

《班超传》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班超传》由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创作。《后汉书》中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

作品简介《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写于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五十六岁的时候。当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图谋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

作品原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

孤始举孝廉(1),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2),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3),欲为一郡守(4),好作政教(5),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6);故在济南(7),始除残去秽(8),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9)。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10),顾视同岁中(11),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12),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15),迁典军校尉(16),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17),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18),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19),兴举义兵(20)。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21),后还到扬州更募(22),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又袁术僭号于九江(25),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29),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30)。又刘表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2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4)。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36),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37)。”夫能以大事小也(38)。昔乐毅走赵(39),赵王欲与之图燕(40)。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41),况燕后嗣乎(42)!”胡亥之杀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44);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47),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48)。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49),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50),以还执事(51),归就武平侯国(52),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53)。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54),申胥之逃楚赏(55),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56),仗钺征伐(57),推弱以克强(58),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59)。然封兼四县(60),食户三万(61),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62),少减孤之责也。

(出自《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本。)

版权声明:

本站《《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狱中与诸甥侄书》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狱中与诸甥侄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做,出自《宋书·范晔传》,作品采用书信体裁,书写了自己的一生

《陆元方卖宅》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陆元方卖宅》,讲述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写于210年(建安十

作品简介《陆元方卖宅》,讲述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质 。陆元方(639—701)字希仲,吴郡吴(即今江苏苏州)人。唐代大臣。历官监察御史、武则天朝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长寿二年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贬绥州刺史,后复相,仕至文昌左丞,临终尽焚草奏。

作品原文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作品注释

1、曾:曾经

2、于:在

3、直:通“值”,价值

4、因:就;于是

5、甚:很;非常

6、但:只是

7、出水:排水

8、耳:罢了,语气助词

9、闻:听见

10、遽:立刻

11、辞 :拒绝

12、侄:侄子

13、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14、尔:这样

15、是:这是

16、欺:欺骗

作品译文

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要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正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决定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对方了。”

阅读提示

宁愿房宅卖不出去,也绝不骗人,可见陆元方的为人正直。他既做正直的人,又说正直的话,办正直的事。卖宅虽然失败,却留下了他诚实、正直的美德。金钱和美德,哪一个可贵呢?值得令人三思。

作品主题

“卖宅”一事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为人刚正不阿的品质 。

文学常识

“于东都卖一小宅”,这是唐朝人说的“东都”,实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

“东都”与“西都”。“东都”与“西都”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对而言的。上文说陆少保“曾于东都卖一小宅”,这里唐朝人说的“东都”,实指洛阳,西都是指长安(今西安市);汉朝人也已洛阳为东都,因为它在过渡长安的东西。再往上推,周武王建都镐,称西都,也把洛阳称为东都。后代也有以开封为东都的。东都一度曾被称为“东京”。

陆元方简介

陆元方(639—701)字希仲,吴郡吴(即今江苏苏州)人。唐代大臣。历官监察御史、武则天朝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长寿二年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贬绥州刺史,后复相,仕至文昌左丞,临终尽焚草奏。

版权声明:

本站《《陆元方卖宅》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班超传》范晔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班超传》由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创作。《后汉书》中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

《游龙虎山记》陆九渊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游龙虎山记》出自南宋理学家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少闻靖康事(即金掳徽钦二帝之,

《陆元方卖宅》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陆元方卖宅》,讲述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

作品简介《游龙虎山记》出自南宋理学家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少闻靖康事(即金掳徽钦二帝之事),即有志于恢复大事。因上陈驳回而还乡,居贵溪象山,号象山翁,人称象山先生。承袭程颢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予以发挥,主“尊德性”,曾与朱熹在江西鹅湖寺论辩;开创“理学”中“心学”一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作品原文

游龙虎山记

木在龙氐,金先填于亢,著雍氵君滩,月望东壁。时雨新霁,西风增凉,闲云未归,悠然垂阴,黍粒登场,稻花盈畴,菽粟粲然,桑麻沃然。象山翁观瀑半山,登舟水南,宿上清,信龙虎,次于新兴,究仙岩之胜。石濑积雪,澄潭渍蓝,鹭翘凫飞,恍若图画。疏松翠筱、苍苔茂草之间,石谖呈黄,金灯舒红,被岩缘坡,烂若锦绣。轻舟帆墙,啸歌相闻,聚如鱼鳞,列如雁行。至其寻幽探奇,更泊互进,迭为后先,有若偶然而相后。老者苍颜皓髯,语高领深;少者整襟肃容,视微听冲,莫不各适其适。余亦不知夫小大、粗精、刚柔、缓急不齐也。乃俾犹子谦之、槱之、子持之,分书同游者七十有八人邑姓名字于左右。

题记:作者用富有诗意的笔触、斑谰的色彩,描绘了龙虎山的如画景色:山下良田沃野,五谷丰盛;山中朝霞洒红,树木披绿,石濑雪白,澄潭湛蓝。又抒发了畅游其中的逸情雅兴:鹭翘凫飞,轻舟互逐,啸歌相闻,老少咸乐,怡然陶醉。本文语言精丽,有当句对、上下句对;有单句对、双句对。这些对句与散句错杂运用,使名式整齐和富于变化。

作者简介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谥文安。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版权声明】

《《游龙虎山记》陆九渊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写于210年(建安十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辞,

《游龙虎山记》陆九渊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游龙虎山记》出自南宋理学家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江西金溪人。少闻靖康事(即金掳徽钦二帝之

作品简介《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辞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历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文章还刻画了一个丑女形象说明登徒子的好色,并借章华大夫之口,表明自己的爱情观。全文寓理于事,刻画生动形象,比喻精巧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作品原文

登徒子好色赋1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2,短宋玉曰3:“玉为人体貌闲丽4,口多微辞5,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6,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7。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8,施朱则太赤9;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10,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1。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12,至今未许也13。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14,齞唇历齿15,旁行踽偻16,又疥且痔17。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18。王孰察之19,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20,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21;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22。且夫南楚穷巷之妾23,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24,足历五都25。出咸阳26、熙邯郸27,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28 。是时向春之末29,迎夏之阳30,鸧鹒喈喈31,群女出桑32。此郊之姝33,华色含光34,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35:‘遵大路兮揽子祛36’。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37,忽若有来而不见38。意密体疏39,俯仰异观40;含喜微笑,窃视流眄41。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42,洁斋俟兮惠音声43,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44。’因迁延而辞避45。盖徒以微辞相感动46。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47,心顾其义48,扬《诗》守礼49,终不过差,故足称也50。”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作品注释
1、登徒子:复姓登徒,未知是否真有其人,可能仅为文学上的虚构角色。
2、楚王:这里是指楚襄王。
3、短:这里指攻其所短。
4、闲丽:文雅英俊。
5、微辞:不满的话。
6、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
7、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
8、著(zhuó):搽。
9、施朱:涂烟脂。
10、束素:一束白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
11、惑阳城,迷下蔡:使阳城、下蔡两地的男子着迷。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封地。
12、窥:偷看。
13、未许:不同意,没有答应。
14、挛(luán):卷曲。
15、齞(yàn)唇历齿: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露在外面。齞:牙齿外露的样子。历齿:形容牙齿稀疏不整齐。
16、旁行踽(jǔ)偻(lóu):弯腰驼背,走路摇摇晃晃。踽偻:驼背。
17、又疥且痔:长满了疥疮和痔疮。
18、使有五子:使她生有五个儿女。
19、孰察:孰,通“熟”。仔细端详。
20、秦章华大夫在侧:当时秦国的章华大夫正在楚国。章华:楚地名。这里是以地望代称。
21、愚乱之邪: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
22、彼:他,指宋玉。
23、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
24、周览九土:足迹踏遍九州。九土:九州。
25、五都: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26、咸阳: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7、熙邯郸:在邯郸游玩。熙:游玩。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28、从容郑、卫溱(zhēn)洧(wěi)之间: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从容:逗留,停留。郑、卫:春秋时的两个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到滑县、濮阳一带。溱洧:郑国境内的两条河。《诗经·郑风·溱洧》写每年上巳节,郑国力女在岸边聚会游乐的情况。
29、向:接近,临近。
30、迎夏之阳: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迎:迎接,将要出现。
31、鸧(cāng)鹒(gēng)喈(jiē)喈:鸧鹒鸟喈喈鸣叫。
32、群女出桑: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33、此郊之姝(shū):意指郑、卫郊野的美女。
34、华色含光:美妙艳丽,光彩照人。
35、称诗:称引《诗经》里的话。
36、遵大路兮揽子祛(qū):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祛:衣袖。《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37、怳(huǎng):同“恍”。有望:有所期望。
38、忽:与怳为互文,恍忽:心神不定的样子。这两句是说,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
39、意密体疏: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40、俯仰异观: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
41、窃视流眄(miǎn):偷偷地看看她,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42、寐春风兮发鲜荣: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寐:苏醒。
43、洁斋侯兮惠音声: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斋:举止庄重。
44、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
45、因迁延而辞避: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
46、微辞:指终于没能打动她的诗句。
47、目欲其颜: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
48、心顾其义: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
49、扬《诗》守礼,终不过差:口诵《诗经》古语,遵守礼仪,也终于没有什么越轨的举动。过差:过失,差错。
50、足称:值得称道。

【版权声明】

《《登徒子好色赋》宋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陆元方卖宅》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陆元方卖宅》,讲述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