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梅花的诗句带意思

赞美梅花的诗句书法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清风,而是凛浰的寒风。 1、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去时梅萼初凝粉。 ——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 李方膺《题画梅》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高情已逐晓云空。 —— 苏轼《西江月·梅花》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 何逊《咏早梅 》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疯狂猜谜语所有答案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描写梅花的诗句带意思》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梅花傲寒绽放的诗句

在冬天里,滋润梅花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露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射梅花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 1、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寅《把酒对月歌》 3、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

描写梅花顽强的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带意思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李世民《元日》 去时梅萼初凝粉。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李方膺《题画梅》 恻恻

  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李清照《懈恋花》

隔岸观火的意思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描写梅花顽强的诗句》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赞美梅花的诗句书法

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清风,而是凛浰的寒风。 1、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赞美梅花顽强的诗句

描写梅花顽强的诗句

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

  梅花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6、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
  7、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8、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9、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

版权声明:

本站《赞美梅花顽强的诗句》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描写梅花的诗句带意思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瑞雪纷飞,众芳摇落,而腊梅花却傲霜斗雪,以它特有的色、香、韵独立于人间。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李世民《元日》 去时梅萼初凝粉。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李方膺《题画梅》 恻恻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

赞美梅花顽强的诗句

梅花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朵朵梅花般的雪,发出了沙沙的声音。雪,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舞蹈。
  1、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酬崔五郎中》唐. 李白
  2、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踏莎行 咏雪》元. 白朴
  3、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送孙徵赴云中》唐. 韦应物
  5、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白苎》宋. 紫姑
  6、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 –《子夜歌十八首》唐. 晁采
  7、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 –《冬狩》唐. 李世民
  看了此诗句的网友还看了:描写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景物的好段 关于描写冬天的成语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疯狂猜谜语所有答案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描写秋冬风的诗句》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描写梅花顽强的诗句

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

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

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朵朵梅花般的雪,发出了沙沙的声音。雪,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舞蹈。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一) 1、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酬崔五郎中》唐. 李白 2、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踏莎行 咏雪》元. 白朴 3、寒风摧

  梅花,虽不及月季之梅,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梅花的精神!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梅花绝句》
  宋·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卜算子·咏梅》

疯狂猜谜语所有答案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赞美梅花顽强的诗句

梅花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

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

梅花,虽不及月季之梅,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1 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

  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要善于奉献,只有奉献了,付出了,才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奉献,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奉献而不奢求回报,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守成规的近义词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

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朵朵梅花般的雪,发出了沙沙的声音。雪,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舞蹈。 描写秋冬风的诗句(一) 1、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酬崔五郎中》唐. 李白 2、冻结南云,寒风朔吹,纷纷六出飞花坠。 –《踏莎行 咏雪》元. 白朴 3、寒风摧

关于小学梅花的诗句

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

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要善于奉献,只有奉献了,付出了,才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奉献,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奉献而不奢求回报,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一)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

  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花姿优美多态,花色艳丽多彩,气味芬芳袭人,一直都是那么的让人喜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白梅》
  相思一夜梅花发。 —— 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 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齐己《早梅》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齐己《早梅》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读
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忆梅》

【版权声明】

《关于小学梅花的诗句》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

梅花,虽不及月季之梅,也不比牡丹之傲气,却成为古今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绝句诗句的意思1 1、《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

写无私奉献的诗句精选

关于小学梅花的诗句

梅花具有天生的丽质芳姿,花姿优美多态,花色艳丽多彩,气味芬芳袭人,一直都是那么的让人喜爱。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其二》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相思一夜梅花发。 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闲梦江南梅

  甘于奉献是青年应有的精神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奉献精神虽然很高尚。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闻风而动的意思

【版权声明】

《写无私奉献的诗句精选》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

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要善于奉献,只有奉献了,付出了,才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奉献,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奉献而不奢求回报,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一)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辽史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 王鼎耶律昭刘辉耶律孟简耶律谷欲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为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辽史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 大公鼎萧文马人望耶律铎鲁斡杨遵勖王棠汉以玺书赐二千石,唐疏刺史、县令于屏,以示奖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传。 辽自太祖创业,太宗抚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

  王鼎耶律昭刘辉耶律孟简耶律谷欲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为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鼎偶造席,唐俊见鼎朴野,置下坐。欲以诗困之,先出所作索赋,鼎援笔立成。唐俊惊其敏妙,因与定交。  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调易州观察判官,改涞水县令,累迁翰林学士。当代典章多出其手。上书言治道十事,帝以鼎达政体,事多咨访。鼎正直不阿,人有过,必面诋之。  寿隆初,升观书殿学士。一日宴主第,醉与客忤,怨上不知己,坐是下吏。状闻,上大怒,杖黥夺官,流镇州。居数岁,有赦,鼎独不免。会守臣召鼎为贺表,因以诗胎使者,有“谁知天雨露,独不到孤寒”之句。上闻而怜之,即召还,复其职。  乾统六年卒。  鼎宰县时,憩于庭,俄有暴风举卧榻空中。鼎无惧色,但觉枕榻俱高,乃曰:“吾中朝端士,耶无干正,可徐置之。”  须臾,榻发故处,风遂止。  耶律昭,字述宁,博学,善属文。统和中,坐兄国留事,流西北部。  会萧挞凛为西北路招讨使,爱之,奏免其役,礼致门下。  欲召用,以疾辞。挞凛问曰:“今军旅甫罢,三边宴然,惟阻卜伺隙而动。讨之,则路远难至;纵之,则边民被掠;增戍兵,则馈饷不给;欲苟一时之安,不能终保无变。计将安出?”昭以书答曰:窃闻治得其要,则仇敌为一家;先其术,则部曲为行路。  夫西北诸部,每当农时,一夫为侦候,一夫治公田,二夫给扎官之役,大率四丁无一室处。刍牧之事,仰给妻孥。一遭寇掠,贫穷立至。春夏赈恤,吏多杂以糠粃,重以掊克,不过数月,又得告困。且畜牧者,富国之本。有司防其隐没,聚之一所,不得各就水草便地。兼以通亡戍卒,随时补调,不习风土,故日疾月损,驯到耗竭。  为今之计,莫若振穷薄赋,给以牛种,使遂耕稼。置游兵以防盗掠,颁俘获以助伏腊,散畜牧以就便地。期以数年,富职可望。然后练简精兵,以备行伍,何守之不固,何劝而不克哉?然必去其难制者,则余种自畏。若舍大而谋小,避强而攻弱,非徒虚费财力,亦不足以威服其心。此二者,利害之机,不可不察。  昭闻古之名将,安边立功,在德不在众。故谢玄以八千破苻坚百万,休哥以五队败曹彬十万。良由恩结士心,得其死力也。阁下膺非常之遇,专方面之寄,宜远师古人,以就勋业。  上观乾象,下尽人谋;察地形之险易,料敌势之虚实。虑无遗策,利施后世矣。挞凛然之。  开泰中,猎于拔里堵山,为羯羊所触,卒。  刘辉,好学善属文,疏简有远略。大康五年,第进士。  大安未,为太子洗马,上书言:“西边诸番为患,士卒远戍,中国之民疲于飞輓,非长久之策。为今之务,莫若城于盐泺,实以汉户,使耕田聚粮,以为西北之费。”言虽不行,识者韪之。  寿隆二年,复上书曰:“宋欧阳修编《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且宋人赖我朝宽大,许通和好,得尽兄弟之礼。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经意。臣请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上嘉其言,迁礼部郎中。  诏以贤良对策,辉言多中时病。擢史馆修撰,卒。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  孟简性颖悟。六岁,父晨出猎,俾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而成,父大奇之。既长,善属文。大康初,枢密使耶律乙辛以奸险窃柄,出为中京留守,孟简与耶律庶箴表贺。未几,乙辛复旧职,衔之,谪巡磁窑关。时虽以谗见逐,不形辞色。  遇林泉胜地,终日忘归。明年,流保州。及闻皇太子被害,不胜哀痛,以诗伤之,作《放怀诗》二十首。自序云:“禽兽有哀乐之声,蝼蚁有动静之形。在物犹然,况于人乎?然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是以颜渊箪瓢自得,此知命而乐者也。予虽流放,以道自安,又何疑耶?”  大康中,始得归乡里。诣阙上表曰:“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乃编耶律曷鲁、屋质、休哥三人行事以进。上命置局编修。孟简谓余官曰:“史笔天下之大信,一言当否,百世从之。苟无明识,好恶徇情,则祸不测。故左氏、司马迁、班固、范晔俱罹殃祸,可不慎欤!”  乾统中,迁六院部太保。处事不拘文法,时多笑其迂。孟简闻之曰:“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盖簿书法令,适足以滋奸倖,非圣人致治之本。”改高州观察使,修学校,招生徒。迁昭德军节度使。以中京饥,诏与学士刘嗣昌减价籴粟。事未毕,卒。  耶律谷欲,字休坚,六院部人。父阿古只,官至节度使。  谷欲冲澹有礼法,工文章。统和中,为本部太保。开泰中,稍迁塌母城节度使。鞫霸州疑狱,称旨,授启圣军节度使。太平中,复为本部太保。谢病归,俄擢南院大王。叹风俗日颓,请老,不许。  兴宗命为诗友,数问治要,多所匡建。奉诏与林牙耶律庶成、萧韩家奴编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录》,未成而卒,年九十。论曰:“孔子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王鼎忠直达政,刘辉侍育宫,建言国计,昭陈边防利害,皆洞达闿敏。孟简疾乙辛奸邪,黜而不怨。孰谓文学之士,无益于治哉。”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辽史》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实录卷之五百六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五百六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辽史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 萧韩家奴李汗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辽史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文学下 王鼎耶律昭刘辉耶律孟简耶律谷欲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为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

  萧韩家奴李汗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骎骎崇儒之美。但其风气刚劲,三面邻敌,岁时以搜狝为务,而典章文物视古犹阙。  然二百年之业,非数君子为之综理,则后世恶所考述哉。作《文学传》。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搏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鉴经史,通辽、汉文字。统和十四年始仕。  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二十八年,为右通进,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迁天成军节度使,徙彰愍宫使。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诏作《四时逸乐赋》,帝称善。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办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  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绿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况渤海、女直、高丽合从连衡,不时征讨。富者从军,贫者侦候。  加之水旱,菽粟不登,民以日困。盖势使之然也。  方今最重之役,无过西戍。如无西戍,虽遇凶年,困弊不至于此。若能徙西戍稍近,则往来不劳,民无深患。议者谓徙之非便:一则损威名,二则召侵侮,三则弃耕牧之地。臣谓不然。阻卜诸部,自来有之。曩对此至胪朐河,南至边境,人多散居,无所统一,惟往来抄掠。及太祖西征,至于流沙,阻卜望风悉降,西域诸国皆愿入贡。因迁种落,内置三部,以益吾国,不营城邑,不置戍兵,阻卜累世不敢为寇。统和间,皇太妃出师西域,拓土既远,降附亦众。自后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及城可敦,开境数千里,西北之民,徭役日增,生业日殚。警急既不能救,叛服亦复不恒。  空有广地之名,而无得地之实。若领土不已,渐至虚耗,其患有不胜言者。况边情不可深信,亦不可顿绝。得不为益,舍不为损。国家大敌,惟在南方。今虽连和,难保他日。若南方有变,屯戍辽邈,卒难赴援。我进则敌退,我还则敌来,不可不虑也。方今太平已久,正可恩结诸部,释罪而归地,内徙戍兵以增堡障,外明约束以正疆界。每部各置酋长,岁修职贡。叛则讨之,服则抚之。诸部既安,必不生衅。如是,则臣虽不能保其久而无变,知其必不深入侵掠也。或云,弃地则损威。殊不知殚费竭财,以贪无用之地,使彼小部抗衡大国,万一有败,损威岂浅?或又云,沃壤不可遽弃。臣以为土虽沃,民不能久居,一旦敌来,则不免内徙,岂可指为吾土而惜之?  夫币禀虽随部而有,此特周急部民一偏之惠,不能均济天下。如欲均济天下,则当知民困之由,而窒其隙。节盘游,简驿传,薄赋敛,戒奢侈。期以数年,则困者可苏,贫者可富矣。  盖民者国之本,兵者国之卫。兵不调则旷军役,调之则损国本。  且诸部皆有补役之法。昔补役始行,居者、行者类皆富实,故累世从戍,易为更代。近岁边虞数起,民多匮乏,既不任役事,随补随缺。苟无上户,则中户当之。旷日弥年,其穷益甚,所以取代为艰也。非惟补役如此,在边戍兵亦然。譬如一功之土,岂能填寻丈之壑!欲为长久之便,莫若使远戍疲兵还于故乡,薄其徭役,使人人给足,则补役之道可以复故也。  臣又闻,自背有国家者,不能无盗。比年以来,群黎凋弊,利于剽窃,良民往往化为凶暴。甚者杀人无忌,至有亡命山泽,基乱首祸。所谓民以困穷,皆为盗贼者,诚如圣虑。今欲芟夷本根,愿陛下轻徭省役,使民务农。衣食既足,安习教化,而重犯法,则民趋礼义,刑罚罕用矣。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今宣徙可敦城于近地,与西南副都部署乌古敌烈、隗乌古等部声援相接。罢黑岭二军,并开、保州,皆隶东京;益东北戍军及南京总管兵。增修壁垒,候尉相望,缮完楼橹,浚治城隍,以为边防。此方今之急务也,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仍诏谕之曰:“文章之职,国之光华,非才不用。以卿文学,为时大儒,是用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  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醻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十三年春,上疏曰:“臣闻先世遥辇可汗洼之后,国祚中绝;自夷离堇雅里立阻午,大位始定。然上世俗朴,未有尊称。  臣以为三皇礼文末备,正与遥辇氏同。后世之君以礼乐治天下,而崇本追远之义兴焉。近者唐高祖创立先庙,尊四世为帝。背我太祖代遥辇即位,乃制文字,修礼法,建天皇帝名号,制宫室以示威服,兴利除害,混一海内。厥后累圣相承,自夷离堇湖烈以下,大号未加,天皇帝之考夷离堇的鲁犹以名呼。臣以为宜依唐典,迫崇四祖为皇帝,则陛下弘业有光,坠典复举矣。”  疏奏,帝纳之,始行追册玄、德二祖之礼。  韩家奴每见帝猎,末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  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诏与耶律庶成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二十卷,进之。十五年,复诏曰:“古之治天下者,明礼义,正法度。我朝之兴,世有明德,虽中外响化,然礼书末作,无以示后世。  卿可与庶成酌酌古准今,制为礼典。事或有疑,与北、商院同议。”韩家奴既被诏,博考经籍,自天子达于庶人,情文制度可行于世,不缪于古者,撰成三卷,进之。又诏译诸书,韩家奴欲帝知古今成败,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  时帝以其老,不任朝谒,拜归德军节度使。以善治闻。帝遣使问劳,韩家奴表谢。召修国史,卒,年七十二。有《六义集》十二卷行于世。  李汗,初仕晋,为中书舍人。晋亡归辽,当太宗崩、世宗立,恟不定,汗与高勋等十余人羁留南京。久之,从归上京,授翰林学士。  穆宗即位,累迁工部侍郎。时汗兄涛在汴为翰林学士,密遣人召汗。汗得书,托求医南京,易服夜出,欲遁归汴。至涿,为徼巡者所得,送之南京,下吏。汗伺狱吏熟寝,以衣带自经;不死,防之愈严。械赴上京,自投潢河中流,为铁索牵掣,又不死。及抵上京,帝欲杀之。时高勋已为枢密使,救止之。屡言于上曰:“汗本非负恩,以母年八十,急于省观致罪。且汗富于文学,方今少有伦比,若留掌词命,可以增光国体。”帝怒稍解,仍令禁锢于奉国寺,凡六年,艰苦万状。  会上欲建《太宗功德碑》,高勋奏曰:“非李汗无可秉笔者。”诏从之。文成以进,上悦,释囚。寻加礼部尚书,宣政殿学士,卒。  论曰:“统和、重熙之间,务修文治,而韩家奴对策,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亦辽之晁、贾哉。李汗虽以词章见称,而其进退不足论矣。”

【版权声明】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上-辽史》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辽史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能吏 大公鼎萧文马人望耶律铎鲁斡杨遵勖王棠汉以玺书赐二千石,唐疏刺史、县令于屏,以示奖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传。 辽自太祖创业,太宗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