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寄内)赏析翻译晁补之的作品

南歌子赏析翻译晁补之的作品

南歌子古诗词来自晁补之的作品,在吟诗对作网还可以分享到南歌子注释,南歌子赏析,南歌子原文,南歌子翻译、还可

原文: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

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满江红(寄内)注释,满江红(寄内)赏析,满江红(寄内)原文,满江红(寄内)翻译,满江红(寄内)晁补之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满江红(寄内)赏析翻译晁补之的作品》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赏析翻译晁补之的作品

紫玉箫(过尧民金部四叔位见韩相家姬轻盈所留题)古诗词来自晁补之的作品,在吟诗对作网还可以分享到紫玉箫(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元稹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

版权声明:

本站《元稹》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

竹枝词二首·其一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版权声明】

《竹枝词二首·其一》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代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见死不救的意思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寄人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寄人

唐代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闻风而动的意思

【版权声明】

《寄人》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七哀诗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七哀诗

两汉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隔岸观火的意思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七哀诗》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

版权声明:

本站《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元史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

志第一 天文一-元史

志第一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断超越自身而又否定自身,并给世界以意义。声称自为的这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制商贾事业。著作存《荀子》。参见“文学”、“教育”中的,进士及第以下递升官一级。  二月癸丑朔,立河淮水军元帅府于孟津县。甲戌,诏天下,以比者逆臣孛罗帖木兒、秃坚帖木兒、老的沙等干纪乱伦,内外之民经值军马,致使困乏,与免一切杂泛差徭。是月,扩廓帖木兒还河南,分立省部以自随,寻居怀庆,又居彰德,调度各处军马,陕西张良弼拒命。  三月癸未朔,罢洛阳嵩县宣慰司。丁亥,白虹五道亘天,其第三道贯日,又有气横贯东南,良久始灭。甲午,扩廓帖木兒遣关保、虎林赤以兵西攻张良弼于鹿台。李思齐、脱烈伯、孔兴等兵皆与良弼合。以蛮子、脱脱木兒知枢密院事。乙未,廷试进士七十二人,赐赫德溥化、张栋进士及第,余出身有差。监察御史玉伦普建言八事:一曰用贤,二曰申严宿卫,三曰保全臣子,四曰八卫屯田,五曰禁止奏请,六曰培养人才,七曰罪人不孥,八曰重惜名爵。帝嘉纳之。是月,大明兵取高邮府。  夏四月辛酉,诏立皇太子妃瓦只剌孙答里氏。是月,大明兵取淮安路、徐州、宿州、濠州、泗州、颍州、安丰路。五月壬午朔,洛阳瑞麦生,一茎四穗。甲辰,以脱脱不花为御史大夫。六月壬子朔,汾州介休县地震。平遥县大雨雹。绍兴路山阴县卧龙山裂。己未,命知枢密院事买闾以兵守直沽,命河间盐运使拜住、曹履亨抚谕沿海灶户,俾出丁夫从买闾征讨。丙寅,诏:“英宗时谋为不轨之臣,其子孙或成丁者,可安置旧地,幼者随母居草地,终身不得入京城及不得授官,止许于本爱马应役。”皇后肃良合氏生日,百官进笺,皇后谕沙蓝答里等曰:“自世祖以来,正宫皇后寿日,不曾进笺,近年虽行,不合典故。”却之。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徐沟县地震,介休县大水,石州大星如斗自西南而落。甲申,以李思齐为太尉。甲午,太白经天。丙申,扩廓帖木兒遣硃珍、卢旺屯兵河中,遣关保、虎林赤合兵渡河,会竹贞、商暠,且约李思齐以攻张良弼。良弼遣子弟质于思齐,与良弼拒守。关保等不利,思齐请诏和解之。丙午,太白经天。八月戊寅,以李国凤为中书左丞,陈有定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九月甲申,李思齐兵下盐井,获川贼余继隆,诛之。礼部侍郎满尚宾、吏部侍郎掩笃剌哈自凤翔还京师。先是,尚宾等持诏谕思齐开通川蜀道路,思齐方兵争,不奉诏,尚宾等留凤翔一年,至是始还。丙戌,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弟国瑛、国珉,侄明善,并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己亥,以中书平章政事失列门为御史大夫。辛丑,孛星见东北方。  冬十月甲子,扩廓帖木兒遣其弟脱因帖木兒及貊高、完哲等驻兵济南,以控制山东。  十一月甲申,大明兵取湖州路。丙申,大明兵取杭州路及绍兴路。辛丑,大明兵取嘉兴路。时湖州、杭州、绍兴、嘉兴、松江、平江诸路及无锡州皆张士诚所据。  十二月庚午,蒲城洛水和顺崖崩。  二十七年春正月乙未,绛州夜闻天鼓鸣,将旦复鸣,其声如空中战斗者。庚子,大明兵取松江府。癸卯,大明兵取沅州路。是月,李思齐、张良弼、脱列伯自会于含元殿基,推李思齐为盟主,同拒扩廓帖木兒。  二月庚申,以买住为云国公,七十为中书平章政事,月鲁不花为御史大夫。乙丑,以詹事月鲁帖木兒为御史大夫。  三月丁丑朔,莱州大风,有大鸟至,其翅如席。扩廓帖木兒遣兵屯滕州以御王信。庚子,京师大风自西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夏四月丙子朔,白气二道亘天。以去岁水潦霜灾,严酒禁。戊寅,以空名宣敕遣付福建行省,命平章政事曲出、陈有定同验有功者给之。辛巳,大同陨霜杀麦。癸未,福建行宣政院以废寺钱粮由海道送京师。乙酉,以完者帖木兒为中书右丞相,辞以老病,不许。辛卯,以知枢密院事失列门为岭北行省左丞相,提调分通政院。己亥,以俺普为中书平章政事。辛丑,扩廓帖木兒定拟其所属官员二千六百一十人,从之。是月,山东地震,雨白氂。李思齐遣张良弼部将郭谦等守黄连寨,扩廓帖木兒部将关保、虎林赤、商暠、竹贞引兵拔其寨,郭谦走;会貊高等为变,关保、虎林赤夜遁,李思齐遂解而西。  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昼晦。丁巳,皇太子寝殿后新甃井中有龙出,光焰烁人,宫人震慑仆地。又长庆寺有龙缠绕槐树飞去,树皮皆剥。丁卯,沂州山崩。是月,知枢密院事寿安,奉空名宣敕与侯伯颜达世,令其以兵援扩廓帖木兒。时李思齐据长安,与商暠拒战,侯伯颜达世进兵攻李思齐,秦州守将萧公达降思齐。思齐知关保等兵退,遣蔡琳等破其营,侯伯颜达世奔溃。  秋七月甲申,命也速提调武备寺。丁酉,绛州星陨,光耀如昼。是月,李思齐遣许国佐、薛穆飞会张良弼、脱列伯兵屯于华阴。时命秃鲁为陕西行省左丞相,思齐不悦,遣其部将郑应祥守陕西,而自还凤翔。龙见于临朐龙山,大石起立。八月丙午,诏命皇太子总天下兵马,其略曰:“元良重任,职在抚军,稽古征今,卓有成宪。曩者障塞决河,本以拯民昏垫,岂期妖盗横造讹言,簧鼓愚顽,涂炭郡邑,殆遍海内,兹逾一纪。故察罕帖木兒仗义兴师,献功敌忾,汛扫汴洛,克平青齐,为国捐躯,深可哀悼。其子扩廓帖木兒克继先志,用成骏功。爱猷识理达腊计安宗社,累请出师。朕以国本至重,讵宜轻出,遂授扩廓帖木兒总戎重寄,畀以王爵,俾代其行。李思齐、张良弼等,各怀异见,构兵不已,以致盗贼愈炽,深遗朕忧。况全齐密迩辇毂,傥失早计,恐生异图,询诸众谋,佥谓皇太子聪明仁孝,文武兼资,聿遵旧典,爰命以中书令、枢密使,悉总天下兵马,诸王、驸马、各道总兵、将吏,一应军机政务,生杀予夺,事无轻重,如出朕裁。其扩廓帖木兒,总领本部军马,自潼关以东,肃清江淮;李思齐总统本部军马,自凤翔以西,与侯伯颜达世进取川蜀;以少保秃鲁为陕西行中书省左丞相,本省驻札,总本部及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各枝军马,进取襄樊;王信本部军马,固守信地,别听调遣。诏书到日,汝等悉宜洗心涤虑,同济时艰。”庚戌,貊高杀卫辉守御官余仁辅、彰德守御官范国英,引军至清化,闻怀庆有备,遂还彰德,上疏言:“人臣以尊君为本,以尽忠为心,以爱民为务。今总兵官扩廓帖木兒,岁与官军仇杀,臣等乃朝廷培养之人,素知忠义,焉能俯首听命。乞降明诏,别选重臣,以总大兵。”诏以扩廓帖木兒不遵君命,宜黜其兵权,就命貊高讨之。辛亥,帖木兒不花进封淮王,赐金印,设王傅等官。壬子,为皇太子立大抚军院,秩从一品,知院四员,同知二员,副使、同佥各一员,经历、都事各二员,管勾一员。癸丑,封太师伯撒里永平王。甲寅,以右丞相完者帖木兒、翰林承旨答尔麻、平章政事完者帖木兒并知大抚军院事。丙辰,完者帖木兒言:“大抚军院专掌军机,今后迤北军务,仍旧制枢密院管,其余内外诸王、驸马、各处总兵、统兵、行省、行院、宣慰司一应军情,不许隔越,径行移大抚军院。”詹事院同知李国凤同知大抚军院事,参政完者帖木兒为副使,左司员外郎咬住、枢密参议王弘远为经历。庚申,完者帖木兒言:“诸军将士有能用命效力建立奇功者,请所赏宣敕依常制外,加以忠义功臣之号。”从之。辛酉,以完者帖木兒仍前少师、知枢密院事,也速仍前太保、中书右丞相,帖里帖木兒以太尉、添设中书左丞相。丙寅,立行枢密院于阿难答察罕脑兒,命陕西行省左丞相秃鲁仍前少保兼知行枢密院事。壬申,命帖里帖木兒仍前太尉、左丞相,为知大抚军院事;中书右丞陈敬伯为中书平章政事。九月甲戌朔,义士戴晋生上皇太子书,言治乱之由。命右丞相也速以兵往山东,命参知政事法都忽剌分户部官,一同供给。丁亥,以兵兴,迤南百姓供给繁重,其真定、河南、陕西、山东、冀宁等处,除军人自耕自食外,与免民间今年田租之半,其余杂泛一切住罢。辛巳,大明兵取平江路,执张士诚。乙酉,大明兵取通州。丁亥,大明兵取无锡州。己丑,诏也速以中书右丞相分省山东,沙蓝答里以中书左丞相分省大同。丙申,太师汪家奴追封兗王,谥忠靖。己亥,命帖里帖木兒提调端本堂及领经筵事。辛丑,大明兵取台州路。时台州、温州、庆元三路皆方国珍所据。  冬十月甲辰朔,貊高以兵入山西,定孟州、忻州,下漷州,遂攻真定。诏也速自河间以兵会貊高取真定,已而不克,命也速还河间,貊高还彰德。乙巳,皇太子奏以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王信为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枢密院事。立中书分省于真定路。丙午,加司徒、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王宣为沂国公。丁未,享于太庙。壬子,诏扩廓帖木兒落太傅、中书左丞相并诸兼领职事,仍前河南王,锡以汝州为其食邑;其弟脱因帖木兒以集贤学士同扩廓帖木兒于河南府居。其帐前诸军,命琐住、虎林赤一同统之。其河南诸军,命中书平章政事、内史李克彝统之。关保本部诸军仍旧统之。山东诸军,命太保、中书右丞相也速统之。山西诸军,命少保、中书左丞相沙蓝答里统之。河北诸军,命知枢密院事貊高统之。赦天下。甲寅,以火里赤为中书平章政事。乙丑,命集贤大学士丁好礼为中书添设平章政事。丙寅,平章、内史关保封许国公。己巳,大明兵取温州。  十一月壬午,大明兵取沂州,守臣王信遁,其父宣被执。癸未,大明兵取庆元路。丙戌,以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兒,知枢密院事完者帖木兒,平章政事伯颜帖木兒、帖林沙并知抚军院事。戊子,大明兵取峄州。乙未,以知枢密院事貊高为中书平章政事。命太尉、中书左丞相帖里帖木兒为抚军院使。丁酉,命帖里帖木兒同监修国史。命关保分省于晋宁。辛丑,大明兵取益都路,平章政事保保降,宣慰使普颜不花、总管胡濬、知院张俊皆死之。  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丁未,大明兵取般阳路。戊申,大明兵取济宁路,陈秉直遁。己酉,大明兵取莱州,遂取济南及东平路。丁巳,大明兵入杉关,取邵武路。时邵武、建宁、延平、福州、兴化、泉、漳、汀、潮诸路,皆陈友定所据。庚申,以杨诚、陈秉直并为国公、中书平章政事。甲子,命右丞相也速,太尉知院脱火赤,中书平章政事忽林台,平章政事貊高,知枢密院事小章、典坚帖木兒、江文清、驴兒等会杨诚、陈秉直、伯颜不花、俞胜各部诸军同守御山东,又命关保往援山东。丙寅,以庄家为中书参知政事。庚午,大明兵由海道取福州,守臣平章政事曲出遁,行宣政院使朵耳死之。是月,方国珍归于大明。诏命陕西行省左丞相秃鲁总统张良弼、脱列伯、孔兴各枝军马,以李思齐为副总统,御关中,抚安军民。脱列伯、孔兴等出潼关,及取顺便山路,渡黄河合势东行,共勤王事。思齐等皆不奉命。是岁,诏分潼关以西属李思齐,以东属扩廓帖木兒,各罢兵还镇。于是关保退屯潞州,商暠留屯潼关。  二十八年春正月壬申朔,皇太子命关保固守晋宁,总统诸军,如扩廓帖木兒拒命,当以大义相裁,就便擒击。以中书平章政事不颜帖木兒为御史大夫。辛巳,诏谕扩廓帖木兒曰:“比者也速上奏,卿以书陈情,深自悔悟,及省来意,良用恻然。朕视卿犹子,卿何惑于憸言,不体朕心,隳其先业!卿今能自悔,固朕所望。卿其思昔委任肃清江淮之意,即将冀宁、真定诸军,就行统制渡河,直捣徐沂,以康靖齐鲁,则职任之隆,当悉还汝。卫辉、彰德、顺德,皆为王城,卿无以貊高为名,纵军侵暴。其晋宁诸军,已命关保总制策应,戡定山东,将帅各宜悉心。”庚寅,彗星见于昴、毕之间。是月,大明兵取建宁、延平二路,陈有定被执。  二月壬寅朔,诏削扩廓帖木兒爵邑,命秃鲁、李思齐等讨之,诏曰:“扩廓帖木兒本非察罕帖木兒之宗,俾嗣职任,冀承遗烈,畀以相位,陟以师垣,崇以王爵,授以兵柄,顾乃凭藉宠灵,遂肆跋扈,构兵关陕,专事吞并。貊高倡明大义,首发奸谋,关保弗信邪言,乃心王室,陈其罪恶,请正邦典。今秃鲁、李思齐,其率兵东下,共行天讨。”癸卯,武库灾。癸丑,大明兵取东昌路,守将申荣、王辅元死之。丙辰,扩廓帖木兒自泽州退守晋宁,关保守泽、潞二州,与貊高军合。己未,大明兵取宝庆路。甲子,汀州路总管陈谷珍以城降于大明。丙寅,大明兵取棣州。是月,大明兵至河南,李思齐、张良弼等解兵西还。诏命知枢密院事脱火赤、平章政事魏赛因不花进兵攻晋宁。李思齐次渭南,张良弼次栎阳。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路皆降于大明。  三月庚寅,彗星见于西北。壬辰,翰林学士承旨王时、太常院使陈祖仁上章,乞抚谕扩廓帖木兒,以兵勤王赴难。是月,有星流于东北,众小星随之,其声大震。大明兵取河南。李思齐、张良弼会兵驻潼关,火焚良弼营,思齐移军葫芦滩,调其所部张德敛、穆薛飞守潼关。大明兵入潼关,攻李思齐营,思齐弃辎重,奔于凤翔。是月,大明兵取永州路,又取惠州路。  夏四月辛丑朔,大明兵取英德州。丙午,陨霜杀菽。戊申,大明兵取广州路,又取嵩、陕、汝等州。五月庚午朔,大明兵取道州。李克彝弃河南城,奔陕西,推李思齐为总兵,驻兵岐山。是月,李思齐部将忽林赤、脱脱、张意据盩啡,高暠据武功,李克彝据岐山,任从政据陇州。六月庚子朔,徐沟县地震。癸丑,大明兵取全州、郴州、梧州、藤州、浔州、贵、象、郁林等郡。甲寅,雷雨中有火自天坠,焚大圣寿万安寺。壬戌,临州、保德州地震,五日不止。大明兵取静江路。是月,广西诸郡县皆附于大明。  秋七月癸酉,京城红气满空,如火照人,自旦至辰方息。乙亥,京城黑气起,百步内不见人,从寅至巳方消。貊高、关保以兵攻晋宁。是月,李思齐会李克彝、商暠、张意、脱列伯等于凤翔。海南、海北诸郡县皆降于大明。闰月己亥朔,扩廓帖木兒与貊高、关保战,败之,擒关保、貊高,遣其断事官以闻。诏:“关保、貊高,间谍构兵,可依军法处治。”关保、貊高皆被杀。辛丑,大明兵取卫辉路。癸卯,大明兵取彰德路。乙巳,左江、右江诸路皆降于大明。丁未,大明兵取广平路。丁巳,诏罢大抚军院,诛知大抚军院事伯颜帖木兒等。诏复命扩廓帖木兒仍前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统领见部军马,由中道直抵彰德、卫辉;太保、中书右丞相也速统率大军,经由东道,水陆并进;少保、陕西行省左丞相秃鲁统率关陕诸军,东出潼关,攻取河洛;太尉、平章政事李思齐统率军马,南出七盘、金、商,克复汴洛。四道进兵,掎角剿捕,毋分彼此。秦国公、平章、知院俺普,平章琐住等军,东西布列,乘机扫殄。太尉、辽阳左丞相也先不花,郡王、知院厚孙等军,捍御海口,籓屏畿辅。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悉总天下兵马,裁决庶务,具如前诏。壬戌,白虹贯日。癸亥,罢内府河役。甲子,扩廓帖木兒自晋宁退守冀宁。大明兵至通州。知枢密院事卜颜帖木兒力战,被擒死之。左丞相失列门传旨,令太常礼仪院使阿鲁浑等,奉太庙列室神主与皇太子同北行。阿鲁浑等即至太庙,与署令王嗣宗、太祝哈剌不华袭护神主毕,仍留室内。乙丑,白虹贯日。罢内府兴造。诏淮王帖木兒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丙寅,帝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同议避兵北行。失列门及知枢密院事黑厮、宦者赵伯颜不花等谏,以为不可行,不听。伯颜不花恸哭谏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以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怯薛歹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卒不听。至夜半,开健德门北奔。八月庚午,大明兵入京城,国亡。  后一年,帝驻于应昌府,又一年,四月丙戌,帝因痢疾殂于应昌,寿五十一,在位三十六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五月癸卯,大明兵袭应昌府,皇孙买的里八剌及后妃并宝玉皆被获,皇太子爱猷识礼达腊从十数骑遁。大明皇帝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而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元史》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一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一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元史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兒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兒,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兒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兒,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元史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兒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兒,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兒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兒以兵拒之伊里吉纳(JohannesScotusErigena,约810—877)又译,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河南贼犯杞县,察罕帖木兒讨平之。丁卯,李思齐进兵平伏羌县等处。癸酉,石州大风拔木,六畜俱鸣,民所持枪,忽生火焰,抹之即无,摇之即有。  二月癸未朔,填星退犯太微垣。甲申,同佥枢密院事迭里帖木兒复永平、滦州等处。己丑,察罕帖木兒驻兵霍州,攻孛罗帖木兒。壬寅,太阴犯天江。是月,江南行台侍御史八撒剌不花杀广东廉访使完者笃、副使李思诚、佥事迭麦赤,以兵自卫,据广州。时八撒剌不花以廉访使久居广东,专恣自用,诏乃以完者笃等为廉访司官,而除八撒剌不花侍御史。八撒剌不花不受命,怒完者笃等代己,即诬以罪,尽杀之,惟廉访使董钥哀请得免。  三月丙辰,太阴犯井宿。癸酉,察罕帖木兒调兵讨永城县,又驻兵宿州,擒贼将梁绵住。庚辰,荧惑犯鬼宿。是月,张士诚海运粮一十一万石至京师。孛罗帖木兒罢兵还,遣脱列伯等引兵据延安,以谋入陕。张良弼出南山义谷,驻蓝田,受节制于察罕帖木兒。良弼又阴结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定住,听丞相帖里帖木兒调遣,营于鹿台。  夏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是月,以张良弼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察罕帖木兒遣其子副詹事扩廓帖木兒贡粮至京师,皇太子亲与定约,遂不复疑。  五月癸丑,四川明玉珍陷嘉定等路,李思齐遣兵击败之。壬戌,太阴犯房宿。癸酉,太白犯轩辕。甲戌,荧惑犯太白。乙亥,察罕帖木兒以兵侵孛罗帖木兒所守之地。是月,李思齐受李武、崔德等降。六月乙未,荧惑、岁星、太白聚于翼宿。丙申,察罕帖木兒总兵讨山东,发晋军,下井陉,出邯郸,过磁、相、怀、卫,逾白马津,发其军之在汴梁者继之,水陆并进。戊戌,太阴犯云雨。甲辰,太白昼见。  秋七月辛亥,察罕帖木兒平东昌。己巳,沂州西北有赤气蔽天如血。  是月,察罕帖木兒进兵复冠州。八月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蔽天,移时方散。庚子,以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兒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癸卯,大明兵取江州路。时伪汉陈友谅据江州为都,至是退都武昌。是月,察罕帖木兒遣其子扩廓帖木兒、阎思孝等,会关保、虎林赤等,将兵由东河造浮桥以济,贼以二万余众夺之,关保、虎林赤且战且渡,拔长清,讨东平,东平伪丞相田丰遣崔世英等出战,大破之。乃遣使招谕田丰,丰降,东平平,令丰为前锋,从大军东讨。棣州俞宝降,东平王士诚、东昌杨诚等皆降,鲁地悉定。进兵济南,刘珪降,遂围益都。九月戊午,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兒伏诛。阿鲁辉帖木兒以宗亲,见天下盗贼并起,遂乘间隙,肆为异图,诏少保、知枢密院事老章率诸军讨之。老章遂败其众,寻为部将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脱欢所擒,送阙下,诏诛之。于是诏加老章太傅、和宁王,以阿鲁辉帖木兒之弟忽都帖木兒袭封阳翟王。宗王囊加、玉枢虎兒吐华与脱欢悉议加封。壬戌,四川贼兵陷东川郡县,李思齐调兵击之。壬申,命孛罗帖木兒于保定以东,河间以南,从便屯种。是月,命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征海运粮于张士诚。大明取建昌、饶州二路。  冬十月癸巳,绛州有赤气见北方如火。以察罕帖木兒为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御史台中丞。察罕帖木兒调参知政事陈秉直、刘珪等守御河南。  十一月戊申朔,温州乐清县雷。庚戌,太阴犯建星。癸亥,太阴犯井宿。戊辰,黄河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百余里皆清,凡七日。命秘书少监程徐祀之。壬申,太阴犯氐宿。是月,察罕帖木兒、李思齐遣兵围鹿台,攻张良弼,诏和解之,俾各还信地,兵乃解。是岁,京师大饥,屯田成,收粮四十万石。赐司农丞胡秉彝尚尊、金币,以旌其功。  二十二年春正月戊申朔,太白犯建星。甲寅,诏李思齐讨四川,张良弼平襄汉。时两军不和,故有是命。乙卯,填星退犯左执法。庚申,大明取江西龙兴诸路。时江西诸路皆陈友谅所据。丁卯,诏以太尉完者帖木兒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仍命察罕帖木兒屯种于陕西。申谕李思齐、张良弼等各以兵自效。以也先不花为中书右丞。  二月丁丑朔,盗杀陕西行省右丞塔不歹。己卯,太白犯垒壁阵。乙酉,彗星见于危宿,光芒长丈余,色青白。丁酉,彗星犯离宫西星,至二月终,光芒长二丈余。是月,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兒奉诏谕李思齐讨四川。时思齐退保凤翔,使至,思齐进兵益门镇;使还,思齐复归凤翔。  三月戊申,彗星不见星形,惟有白气,形曲竟天,西指扫大角。壬子,彗星行过太阳前,惟有星形,无芒,在昴宿,至戊午始灭。甲寅,四川明玉珍陷云南省治,屯金马山,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车力帖木兒等击败之,擒明玉珍弟明二。己未,御史大夫老的沙辞职,不许。是月,命孛罗帖木兒为中书平章政事,位第一,加太尉。张良弼受节制于孛罗帖木兒。李思齐遣兵攻良弼,至于武功,良弼以伏兵大破之。  夏四月丙子朔,长星见,其形如练,长数十丈,在虚、危之间,后四十余日乃灭。丁亥,荧惑离太阳三十九度,不见,当出不出。己丑,诏诸王、驸马、御史台各衙门,不许占匿人民不当差役。乙未,贼新桥张陷安州,孛罗帖木兒来请援兵。是月,绍兴路大疫。  五月乙巳朔,泉州赛甫丁据福州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之,余众航海还据泉州。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有定复汀州路。己未,中书参知政事陈祖仁上章,乞罢修上都宫阙。辛酉,太阴犯建星。辛未,明玉珍据成都,自称陇蜀王,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分兵寇龙州、青州,犯兴元、巩昌等路。是月,张士诚海运粮一十三万石至京师。六月辛巳,彗星见紫微垣,光芒长尺余,东南指,西南行。戊子,彗星光芒扫上宰。田丰及王士诚刺杀察罕帖木兒,遂走入益都城,众乃推察罕帖木兒之子扩廓帖木兒为总兵官,复围益都。诏赠察罕帖木兒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食邑沈丘县;令河南、山东等处立庙,长吏岁时致祭。其父司徒阿都温赐良田二百顷;其子扩廓帖木兒授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应军马,并听节制。仍诏谕其将士曰:“凡尔将佐,久为察罕帖木兒从事,惟恩与义,实同骨肉,视彼逆党,不共戴天,当力图报复,以伸大义。”己亥,益都贼兵出战,扩廓帖木兒生擒六百余人,斩首八百余级。  秋七月乙卯,彗星灭迹。丙辰,荧惑见西方,须臾,成白气如长蛇,光炯有文,横亘中天,移时乃灭。是月,河决范阳县,漂民居。八月己亥,扩廓帖木兒言:“孛罗帖木兒、张良弼据延安,掠黄河上下,欲东渡以夺晋宁,乞赐诏谕。”癸巳,太阴犯毕宿。九月癸卯朔,刘福通以兵援田丰,至火星埠,扩廓帖木兒遣关保邀击,大破之。甲辰,以山北廉访司权置于惠州。丁未,太白犯亢宿。己酉,太阴犯斗宿。癸亥,岁星犯轩辕。丙寅,荧惑犯鬼宿。戊辰,以也速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依前总兵,抚安迤东郡县。己巳,有流星如酒杯,色青白,光明烛地。荧惑犯鬼宿积尸气。  冬十月壬申朔,江西行省平章朵列不花移檄讨八撒剌不花。时朵列不花分省广州,适邵宗愚陷广州,执八撒剌不花,杀之。甲戌,孛罗帖木兒南侵扩廓帖木兒所守之地,遂据真定路。己卯,太阴犯牛宿。丁亥,辰星犯亢宿。戊子,太阴犯毕宿。  十一月乙巳,扩廓帖木兒复益都,田丰等伏诛。自扩廓帖木兒既袭父职,身率将士,誓必复仇,人心亦思自奋,围城益急。贼悉力拒守,乃以壮士穴地通道而入,遂克之,尽诛其党,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察罕帖木兒。庚戌,扩廓帖木兒遣关保复莒州,山东悉平。庚申,诏授扩廓帖木兒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将校、士卒,论赏有差;察罕帖木兒父阿鲁温进封汝阳王,察罕帖木兒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癸亥,四川贼兵陷清州。  十二月壬辰,太阴犯角宿。庚子,以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为御史大夫。是岁,枢密副使李士瞻上疏极言时政,凡二十条:一曰悔己过,以诏天下;二曰罢造作,以快人心;三曰御经筵,以讲圣学;四曰延老成,以询治道;五曰去姑息,以振乾刚;六曰开言路,以求得失;七曰明赏罚,以厉百司;八曰公选举,以息奔竞;九曰察近幸,以杜奸弊;十曰严宿卫,以备非常;十一曰省佛事,以节浮费;十二曰绝滥赏,以足国用;十三曰罢各宫屯种,俾有司经理;十四曰减常岁计置,为诸宫用度;十五曰招集散亡,以实八卫之兵;十六曰广给牛具,以备屯田之用;十七曰奖励守令,以劝农务本;十八曰开诚布公,以礼待籓镇;十九曰分遣大将,急保山东;二十曰依唐广宁故事,分道进取。先是蓟国公脱火赤上言乞罢三宫造作,帝为减军匠之半,还隶宿卫,而造作如故,故士瞻疏首及之。皇太子尝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西番、高丽诸僧。皇太子曰:“李好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不省其义。今听佛法,一夜即能晓焉。”于是颇崇尚佛学。帝以谗废高丽王伯颜帖木兒,立塔思帖木兒为王。国人上书言旧王不当废、新王不当立之故。初,皇后奇氏宗族在高丽,恃宠骄横,伯颜帖木兒屡戒饬不悛,高丽王遂尽杀奇氏族。皇后谓太子曰:“尔年已长,何不为我报仇!”时高丽王昆弟有留京师者,乃议立塔思帖木兒为王,而以奇族子三宝奴为元子,以将作同知崔帖木兒为丞相,以兵万人送之国,至鸭绿江,为高丽兵所败,仅余十七骑还京师。诏加封唐抚州刺史南庭王危全讽为南庭忠烈灵惠王。  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四川明玉珍僭称皇帝,建国号曰大夏,纪元曰天统。乙巳,大宁陷。庚戌,岁星犯轩辕。  二月戊戌,太白昼见。庚子,亦如之。是月,扩廓帖木兒自益都领兵还河南,留锁住以兵守益都,以山东州县立屯田万户府。  三月辛丑朔,彗星见东方,经月乃灭。诏中书平章政事爱不花分省冀宁,扩廓帖木兒遣兵据之。丙午,大赦天下。丁未,亲试进士六十二人,赐宝宝、杨牴进士及第,余出身有差。丙辰,太阴犯氐宿。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是月,立广西行中书省,以廉访使也兒吉尼为平章政事。时南方郡县多陷没,惟也兒吉尼独保广西者十五年。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总制东方事。以袁宏为参知政事。是春,关先生余党复自高丽还寇上都,孛罗帖木兒击降之。  夏四月辛丑,荧惑犯岁星。孛罗帖木兒、李思齐互相交兵。庚申,岁星犯轩辕。是月,扩廓帖木兒遣貊高等以兵击张良弼。  五月己巳朔,张士诚海运粮十三万石至京师。壬午,太白昼见。甲午,亦如之。乙未,荧惑犯右执法。是月,爪哇遣使淡蒙加加殿进金表,贡方物。六月戊戌朔,孛罗帖木兒遣方脱脱迎匡福于彰德,扩廓帖木兒遣兵追之,败还。匡福遂据保定路。己亥,扩廓帖木兒部将歹驴等驻兵蓝田、七盘,李思齐攻围兴平,遂据盩厔。孛罗帖木兒时奉诏进讨襄汉,而歹驴阻道于前,思齐踵袭于后,乃请催督扩廓帖木兒东出潼关,道路既通,即便南讨。戊申,孛罗帖木兒遣竹贞等入陕西,据其省治。时陕西行省右丞答失铁木兒与行台有隙,且恐陕西为扩廓帖木兒所据,阴结于孛罗帖木兒,请竹贞入城,劫御史大夫完者帖木兒及监察御史张可遵等印。其后屡使召完者帖木兒,贞拘留不遣。扩廓帖木兒遣部将貊高与李思齐合兵攻之,竹贞出降,遂从扩廓帖木兒。庚戌,星陨于济南龙山,入地五尺。甲寅,诏授江南下第及后期举人为路、府、州儒学教授。乙卯,太白犯井宿。丁巳,绛州有白虹二道,冲斗牛间。庚申,平阳路有白气三道,一贯北极,一贯北斗,一贯天汉,至夜分乃灭。壬戌,太白昼见,夜犯井宿。  秋七月戊辰朔,京师大雹,伤禾稼。丁丑,以马良为中书参知政事。乙酉,太白昼见。有星坠于庆元路西北,声如雷,光芒数十丈,久之乃灭。  八月丁酉朔,倭人寇蓬州,守将刘暹击败之。自十八年以来,倭人连寇濒海郡县,至是海隅遂安。辛丑,扩廓帖木兒遣兵侵孛罗帖木兒所守之境。壬寅,太白犯轩辕。乙巳,太阴犯建星。丁未,太白犯轩辕。己酉,太白昼见。丙辰,太阴犯毕宿。沂州有赤气亘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西行,至夜分乃灭。戊午,孛罗帖木兒言:“扩廓帖木兒踵袭父恶,有不臣之罪,乞赐处置。”己未,太白昼见。辛酉,太白犯岁星。乙丑,太白犯右执法。是月,大明兵与伪汉兵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败绩而死。其子理自立,仍据武昌为都,改元德寿,大明兵遂进围武昌。九月丁卯朔,遣爪哇使淡蒙加加殿还国,诏赐其国主三珠金虎符及织金纹币。辛未,太白犯左执法。乙亥,岁星犯右执法。丁丑,辰星犯填星,丁亥,太白犯填星。辰星犯亢宿。是月,张士诚自称吴王,来请命,不报。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兒等征海运于张士诚,士诚不与。  冬十月丙申朔,青齐一方赤气千里。癸卯,太白犯氐宿。甲辰,湖广伪姚平章、张知院阴遣人言于扩廓帖木兒,设计擒杀伪汉主陈理及伪夏主明玉珍,不果。己酉,监察御史米只兒海牙劾奏太傅太平罪状,诏安置太平于陕西之西,仍拘收宣命并御赐等物。戊午,太白犯房宿。是月,扩廓帖木兒遣佥枢密院事任亮复安陆府。孛罗帖木兒遣兵攻冀宁,至石岭关,扩廓帖木兒大破走之,擒其将乌马兒、殷兴祖。孛罗帖木兒军由是不振。  十一月壬申,御史台臣言:“故右丞相脱脱有大臣之体,向在中书,政务修举,深惧满盈,自求引退,加封郑王,固辞不受。再秉钧轴,克济艰危,统军进征,平徐州,收六合,大功垂成,浮言构难,奉诏谢兵,就贬以没。已蒙录用其子,还所籍田宅,更乞悯其勋旧,还其所授宣命。”从之。癸未,太阴犯轩辕,岁星犯左执法。是岁,御史大夫老的沙与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兒,得罪于皇太子,皆奔大同,孛罗帖木兒匿之营中。  二十四年春正月戊寅,太阴犯轩辕。庚辰,保德州民家产猪一头两身。  二月壬子,岁星犯右执法。癸丑,太阴犯西咸池。是月,大明灭伪汉,其所据湖南北、江西诸郡皆降于大明。  三月乙亥,监察御史王朵列秃、崔卜颜帖木兒等谏皇太子勿亲征。辛卯,诏以孛罗帖木兒匿老的沙,谋为悖逆,解其兵权,削其官爵,候道路开通,许还四川田里。孛罗帖木兒拒命不受。  夏四月甲午朔,命扩廓帖木兒讨孛罗帖木兒。乙未,太阴犯西咸池。孛罗帖木兒悉知诏令调遣之事非出帝意,皆右丞相搠思监所为,遂令秃坚帖木兒举兵向阙。壬寅,秃坚帖木兒兵入居庸关。癸卯,知枢密院事也速、詹事不兰奚迎战于皇后店。不兰奚力战,也速不援而退,不兰奚几为所获,脱身东走。甲辰,皇太子率侍卫兵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趋兴、松。乙巳,秃坚帖木兒兵至清河列营。时都城无备,城中大震,令百官吏卒分守京城,使达达国师至其军问故,以必得搠思监及宦官朴不花为对,诏慰解之,不听。丁未,诏屏搠思监于岭北,窜朴不花于甘肃,执而与之。复孛罗帖木兒前官,仍总兵。以也速为左丞相。庚戌,秃坚帖木兒陈兵自健德门入,觐帝于延春阁,恸哭请罪,帝就宴赉之。加孛罗帖木兒太保,依前守御大同,秃坚帖木兒为中书平章政事。辛亥,秃坚帖木兒军还。皇太子至路兒岭。诏追及之,还宫。癸丑,太白犯井宿。  五月甲子朔,黄河清。戊辰,扩廓帖木兒奉命讨孛罗帖木兒,屯兵冀宁,其东道以白锁住领兵三万,守御京师,中道以貊高、竹贞领兵四万,西道以关保领军五万,合击之。关保等兵逼大同,孛罗帖木兒留兵守大同,而自率兵与秃坚帖木兒、老的沙复大举向阙。甲戌,太白犯鬼宿。乙亥,又犯积尸气,岁星犯右执法。六月癸卯,三星昼见,白气横突其中。甲辰,河南府有大星夜见南方,光如昼。丁未,大星陨,照夜如昼,及旦,黑气晦暗如夜。甲寅,白锁住以兵至京师,请皇太子西行。丁巳,太白犯右执法。是月,保德州黄龙见井中。  秋七月癸亥,太白与岁星合于翼宿。甲子,岁星犯左执法。丙戌,孛罗帖木兒前锋军入居庸关,皇太子亲率军御于清河,也速军于昌平,军士皆无斗志。皇太子驰还都城,白锁住引兵入平则门。丁亥,白锁住扈从皇太子出顺承门,由雄、霸、河间,取道往冀宁。戊子,孛罗帖木兒驻兵健德门外,与秃坚帖木兒、老的沙入见帝于宣文阁,诉其非罪,皆泣,帝亦泣,乃赐宴。孛罗帖木兒欲追袭皇太子,老的沙止之。庚寅,诏以孛罗帖木兒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兒为御史大夫,其部属布列省台百司。以也速知枢密院事。诏谕:“孛罗帖木兒、扩廓帖木兒俱朕股肱,视同心膂,自今各弃宿忿,弼成大勋。”是月,大明兵取庐州路。  八月壬辰朔,日有食之。乙未,荧惑犯鬼宿。壬寅,诏以孛罗帖木兒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节制天下军马。乙巳,皇太子至冀宁。乙卯,张士诚自以其弟士信代达识帖睦迩为江浙行省左丞相。是月,孛罗帖木兒请诛狎臣秃鲁帖木兒、波迪哇兒祃,罢三宫不急造作,沙汰宦官,减省钱粮,禁止西番僧人好事。九月辛酉朔,宦官思龙宜潜送宫女伯忽都出自顺承门,以达于皇太子。乙丑,太白昼见。癸酉,夜,天西北有红光,至东而散。甲申,太阴犯轩辕。是月,大明兵取中兴及归、峡、潭、衡等路。  冬十月丙午,太阴犯毕宿。己酉,太阴犯井宿。己未,诏皇太子还京师。命也速、老的沙分道总兵。  十二月乙卯,太阴犯太白。  二十五年春正月癸亥,封李思齐为许国公。丙寅,太白昼见。戊辰,亦如之。己巳,大明兵取宝庆路,守将唐隆道遁走。伪汉守将熊天瑞以赣州及韶州、南雄降于大明。甲戌,太白犯建星。壬午,监察御史孛罗帖木兒、贾彬等辩明哈麻、雪雪之罪。  二月辛丑,汴梁路见日傍有一月一星。丙午,太阴犯填星。戊午,皇太子在冀宁,命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朵兒只班以岐王阿剌乞兒军马,会平章政事臧卜、李思齐,各以兵守宁夏。  三月庚申,皇太子下令于扩廓帖木兒军中曰:“孛罗帖木兒袭据京师,余既受命总督天下诸军,恭行显罚,少保、中书平章政事扩廓帖木兒,躬勒将士,分道进兵,诸王、驸马及陕西平章政事李思齐等,各统军马,尚其奋义戮力,克期恢复。”丙寅,孛罗帖木兒幽置皇后奇氏于诸色总管府。丁卯,命老的沙、别帖木兒并为御史大夫。戊辰,太白犯垒壁阵。  夏四月庚寅,孛罗帖木兒至诸色总管府见皇后奇氏,令还宫取印章,作书遗皇太子,遣内侍官完者秃持往冀宁,复出皇后,幽之。乙巳,关保等兵进围大同。壬子,荧惑犯灵台。乙卯,关保入大同。  五月辛酉,荧惑犯太微垣。甲子,京师天雨氂,长尺许,或言于帝曰:“龙丝也。”命拾而祀之。乙亥,大明兵破安陆府,守将任亮迎战,被执。己卯,大明兵破襄阳路。是月,侯卜延答失奉威顺王自云南经蜀转战而出,至成州,欲之京师,李思齐俾屯田于成州。六月戊子朔,以黎安道为中书参知政事。辛丑,湖广行省左丞周文贵复宝庆路。乙巳,皇后奇氏自幽所还宫。乙卯,以太尉火你赤为御史大夫。是月,皇太子加李思齐银青荣禄大夫、邠国公、中书平章政事、皇太子詹事,兼四川行枢密院事、虎符招讨使。分中书四部。  秋七月丁丑,填星、岁星、荧惑聚于角、亢。己卯,太阴犯毕宿。乙酉,孛罗帖木兒伏诛,秃坚帖木兒、老的沙皆遁走。丙戌,遣使函孛罗帖木兒首往冀宁,召皇太子还京师。大赦天下。黎安道、方脱脱、雷一声皆伏诛。是月,京师大水。河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八月丁亥朔,京城门至是不开者三日。竹贞、貊高军至城外,命军士缘城而上,碎平则门键,悉以军入,占民居,夺民财。乙未,太阴犯建星。己亥,太阴犯垒壁阵。癸卯,诏命皇太子分调将帅,戡定未复郡邑,即还京师,行事之际,承制用人,并准正授。丁未,皇后弘吉剌氏崩。壬子,以洪宝宝、帖古思不花、捏烈秃并为中书平章政事。九月,扩廓帖木兒扈从皇太子至京师。丁丑,太阴犯井宿。壬午,诏以伯撒里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扩廓帖木兒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太子詹事。是月,以方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庆元。  冬十月辛卯,荧惑犯天江。壬寅,以哈剌章为知枢密院事。丁未,益王浑都帖木兒、枢密副使观音奴擒老的沙,诛之。秃坚帖木兒以余兵往八兒思之地,命岭北行省左丞相山僧及知枢密院事魏赛因不花同讨之。戊申,以资政院使秃鲁为御史大夫。己酉,荧惑犯斗宿。太阴犯右执法。庚戌,太阴犯太微垣。闰月庚申,以宾国公五十八为知枢密院事。诏张良弼、俞宝、孔兴等悉听调于扩廓帖木兒。戊辰,太白、辰星、荧惑聚于斗宿。太阴犯毕宿。辛未,诏封扩廓帖木兒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总制关陕、晋冀、山东等处并迤南一应军马,诸王各爱马应该总兵、统兵、领兵等官,凡军民一切机务、钱粮、名爵、黜陟、予夺,悉听便宜行事。壬申,太白犯辰星。辛巳,以脱脱木兒为中书右丞,达识帖木兒为参知政事。  十一月己丑,太白犯荧惑,太阴犯垒壁阵。丙申,太阴犯毕宿。癸卯,太阴犯太微垣。是月,大明兵取泰州。时泰州、通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濠州、安丰诸郡,皆张士诚所据。  十二月乙卯,诏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改奇氏为肃良合氏,诏天下,仍封奇氏父以上三世皆为王爵。癸亥,太阴犯毕宿。以帖林沙为中书参知政事。庚午,岁星掩房宿。辛未,太阴犯右执法。是月,秃坚帖木兒伏诛。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元史》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志第一 天文一-元史

志第一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断超越自身而又否定自身,并给世界以意义。声称自为的这

本纪第四十五 顺帝八-元史

本纪第四十五 顺帝八 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辛卯,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元史

本纪第四十六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兒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兒,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兒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兒

本纪第四十五 顺帝八

  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辛卯,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专率义兵以事守御,仍命各路达鲁花赤提调,听宣慰使司节制。丙申,监察御史哈剌章言:“淮东道廉访使褚不华,徇忠尽节,宜加褒赠,优恤其家。”从之。  二月壬子,贼犯七盘、蓝田,命察罕帖木兒以军会答兒麻亦兒守陕州、潼关;哈剌不花由潼关抵陕西,会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及定住等同进讨。癸丑,太阴犯五车。以征河南许、亳、太康、嵩、汝大捷,诏赦天下。戊辰,知枢密院事脱脱复邳州,调客省使撒兒答温等攻黄河南岸贼,大破之。壬申,刘福通遣其党毛贵陷胶州,佥枢密院事脱欢死之。甲戌,倪文俊陷峡州。是月,李武、崔德陷商州,察罕帖木兒与李思齐以兵自陕、虢援陕西,以察罕帖木兒为陕西行省左丞,李思齐为四川行省左丞。诏以高宝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将兵取中兴,不克,贼遂破辘轳关。  三月乙亥朔,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叛据泉州。庚辰,毛贵陷莱州,守臣山东宣慰副使释嘉讷死之。壬午,大明兵取常州路。甲申,太阴犯鬼宿。壬辰,岁星犯垒壁阵。甲午,毛贵陷益都路,益王买奴遁,自是山东郡邑皆陷。乙未,以江淮行枢密院副使董抟霄为山东宣慰使。丁酉,毛贵陷滨州。戊戌,以中书平章政事帖里帖木兒为御史大夫,悟良哈台、斡栾并为中书平章政事。  夏四月丙午,监察御史五十九言:“今京师周围,虽设二十四营,军卒疲弱,素不训练,诚为虚设,傥有不测,诚可寒心。宜速选择骁勇精锐,卫护大驾,镇守京师,实当今奠安根本、固坚人心之急务。况武备莫重于兵,而养兵莫先于食。今朝廷拨降钞锭,措置农具,命总兵官于河南克复州郡,且耕且战,甚合寓兵于农之意。为今之计,权命总兵官从宜于军官内选委能抚字军民者,兼路府州县之职,务要农事有成,军民得所,则扰民之害亦除,而匮乏之忧亦释矣。”帝嘉纳之。乙卯,毛贵陷莒州。丙辰,京师立便民六库,倒易昏钞。辛酉,以咬咬为甘肃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加太尉、四川行省左丞相。汉中道廉访司纠陕西行省左丞萧家奴遇贼逃窜,失陷所守郡邑,诏正其罪。是月,车驾时巡上都。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你赤为营国公。大明兵取宁国路。  五月乙亥朔,命知枢密院事孛兰奚进兵讨山东。戊寅,平章政事亦老温帖木兒复武安州等三十余城。丙申,命搠思监为右丞相,太平为左丞相,诏天下。免民今岁税粮之半。诏以永昌宣慰司属詹事院。六月甲辰朔,以实理门为中书分省右丞,守济宁。丙辰,监察御史脱脱穆而言:“去岁河南之贼窥伺河北,惟河南与山东互相策应,为害尤大。为今之计,中书当遴选能将,就太不花、答失八都鲁、阿鲁三处军马内,择其精锐,以守河北,进可以制河南之侵,退可以攻山东之寇,庶几无虞。”从之。己未,以帖里帖木兒、老的沙并为御史大夫。庚申,大明兵取江阴州。壬申,帖里帖木兒纠陕西知行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兒,遂命罢陕西行枢密院,令也先帖木兒居于草地。癸酉,温州路乐清江中龙起,飓风作,有火光如球。是月,刘福通犯汴梁,其军分三道,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寇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据山东,其势大振。  秋七月己卯,帖里帖木兒奏续集《风宪宏纲》。庚辰,大明兵取徽州路。癸未,太白犯鬼宿。甲申,太阴犯斗宿。乙酉,命右丞相搠思监领宣政院事,平章政事臧卜知经筵事,参知政事李稷同知经筵事,参知政事完者帖木兒兼太府卿。丁亥,填星犯鬼宿。戊子,以李稷为御史中丞。中书省臣言:“山东般阳、益都相次而陷,济南日危,宜选将练卒,信赏必罚,为保燕、赵计,以卫京师。”不报。己丑,镇守黄河义兵万户田丰叛,陷济宁路,分省右丞实理门遁,义兵万户孟本周攻之,田丰败走,本周还守济宁。甲午,以御史中丞完者帖木兒为中书右丞,河南廉访使俺普为中书参知政事。监察御史迭里弥实、刘杰言:“疆域日蹙,兵律不严,陕西、汴梁、淮颍、山东之寇有窥伺燕、赵之志,宜俯询大臣,共图克复之宜,预定守备之策。”不报。是月,立四方献言详定使司,秩正三品。归德府知府林茂、万户时公权叛,以城降于贼,归德府及曹州皆陷。  八月癸卯朔,填星犯鬼宿,太白犯轩辕。癸丑,刘福通兵陷大名路,遂自曹、濮陷卫辉路,答失八都鲁之子孛罗帖木兒与万户方脱脱击之。甲子,太阴犯五车。乙丑,以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伯嘉讷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余阙为淮南行省左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杨完者升左丞;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海道运粮万户如故。丙寅,庆阳府镇原州大雹。是月,大驾还自上都。蓟州大水。诏知枢密院事纽的该进讨山东。大明兵取扬州路。平江路张士诚,俾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为书请降,江浙左丞相达识帖睦迩承制令参知政事周伯琦等至平江抚谕之,诏以士诚为太尉,士德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时士德已为大明兵所擒。九月丙子,命同知枢密院事寿童以兵讨冠州。以老的沙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兀良海牙指挥使。甲午,泽州陵川县陷,县尹张辅死之。戊戌,太不花复大名路并所属郡县。辛丑,诏中书右丞也先不花、御史中丞成遵奉使宣抚彰德、大名、广平、东昌、东平、曹、濮等处,奖厉将帅。是月,命纽的该加太尉,总诸军守御东昌。时田丰据济、濮,率众来寇,击走之。倪文俊谋杀其主徐寿辉,不果,自汉阳奔黄州,寿辉伪将陈友谅袭杀之,友谅遂自称平章。  闰九月癸卯,有飞星如盂,青色,光烛地,尾约长尺余,起自王良,没于勾陈。监察御史朵兒只等劾奏知枢密院使哈剌八秃兒失陷所守郡县,诏正其罪。丙午,太阴犯斗宿。右丞相搠思监、左丞相太平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平章政事完者不花兼大司农。庚申,太阴犯井宿。乙丑,潞州陷。丙寅,贼攻冀宁,察罕帖木兒以兵击走之。  冬十月乙亥,荧惑犯氐宿。戊寅,设分詹事院。甲申,太阴掩昴宿。戊戌,曹州贼入太行山。是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兴元,遂入凤翔,察罕帖木兒、李思齐屡击破之,其党走入蜀。答失八都鲁与知枢密院事答里麻失里以军讨曹州贼,官军败溃,答里麻失里死之。静江路山崩,地陷,大水。  十一月辛丑朔,山东道宣慰使董抟霄建言:“请令江淮等处各枝官军,分布连珠营寨于隘口,屯驻守御,宜广屯田,以足军食。”从之。汾州桃杏花。壬寅,贼侵壶关,察罕帖木兒大破之。戊午,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兰为中书平章政事,御史中丞李献为中书左丞,陕西行台中丞卜颜帖木兒、枢密院副使哈剌那海、司农少卿崔敬、侍御史陈敬伯皆为参知政事。癸亥,豫王阿剌忒纳失里与陕西行省左丞相朵朵、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伯嘉讷,分道攻讨关陕。己巳,以中书参知政事八都麻失里为右丞。  十二月庚午朔,荧惑犯天江。辛未,山东道廉访使伯颜不花建言:严保伍,集勇健,汰冗官。戊寅,太白犯岁星。甲申,太阴犯鬼宿。丁亥,岁星犯垒壁阵。庚寅,太白犯垒壁阵。癸巳,太阴犯心宿。丁酉,庆元路象山县鹅鼻山崩。己亥,流星如金星大,尾约长三尺余,起自太阴,近东而没,化为青白气。庚子,答失八都鲁卒于军中。是岁,诏天下团结义兵,路、府、州、县正官俱兼防御事。诏淮南知行枢密院事脱脱领兵讨淮南。诏谕济宁李秉彝、田丰等,令其出降,叙复元任;啸乱士卒,仍给资粮,欲还乡者听。倪文俊陷川蜀诸郡,命伪元帅明玉珍守据之。赵君用及彭大之子早住同据淮安,赵僭称永义王,彭僭称鲁淮王。义兵千户余宝杀其知枢密院事宝童以叛,降于毛贵。余宝遂据棣州。河南大饥。  十八年春正月辛丑,填星犯鬼宿。乙巳,察罕帖木兒、李思齐合兵于凤翔。丙午,太阴犯昴宿。陈友谅陷安庆路,守将余阙死之。庚戌,大明兵取婺源州。甲子,以不兰奚知枢密院事。乙丑,大风起自西北,益都土门万岁碑仆而碎。丙寅,田丰陷东平路。丁卯,不兰奚与毛贵战于好石桥,败绩,走济南。是月,诏答失八都鲁子孛罗帖木兒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总领其父元管军马。诏察罕帖木兒屯陕西,李思齐屯凤翔。  二月己巳朔,议团结西山寨大小十一处以为保障,命中书右丞塔失帖木兒、左丞乌古孙良桢等总行提调,设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编立牌甲,分守要害,互相策应。毛贵陷清、沧州,遂据长芦镇。中书省臣奏以陕西军旅事剧务殷,去京师道远,供费艰难,请就陕西印造宝钞为便,遂分户部宝钞库等官,置局印造。仍命诸路拨降钞本,畀平准行用库倒易昏币,布于民间。癸酉,毛贵陷济南路,守将爱的战死。毛贵立宾兴院,选用故官,以姬宗周等分守诸路;又于莱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里,造大车百辆,以挽运粮储,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则陆运,夏则水运。乙亥,填星犯鬼宿。辛巳,诏以太不花为中书右丞相,总兵山东。壬午,田丰复陷济宁路。甲申,辉州陷。丙戌,纽的该闻田丰逼近东昌,弃城走。丁亥,察罕帖木兒调兵复泾州、平凉,保巩昌。戊子,田丰陷东昌路。庚寅,王士诚自益都犯怀庆路,周全击败之。辛卯,以安童为中书参知政事。丁酉,兴元路陷。  三月己亥朔,日色如血。加右丞相搠思监太保。庚子,毛贵陷般阳路。辛丑,大同路夜黑气蔽西方,有声如雷;少顷,东北方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空中有兵戈之声。癸卯,王士诚陷晋宁路,总管杜赛因不花死之。甲辰,察罕帖木兒遣赛因赤等复晋宁路。己酉,刘福通遣兵犯卫辉,孛罗帖木兒击走之。庚戌,毛贵陷蓟州,诏征四方兵入卫。乙卯,毛贵犯漷州,至枣林,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遂略柳林,同知枢密院事刘哈剌不花以兵击败之,贵走据济南。丙辰,大明兵取建德路。以周全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统奥鲁等军,移镇嵩州白龙寨。冀宁路陷。丁巳,田丰陷益都路。辛酉,大同诸县陷,察罕帖木兒遣关保等往击之。是时贼分二道犯晋、冀,一出沁州,一侵绛州。乙丑,以老章为太子少保。  夏四月甲申,陈友谅陷龙兴路,省臣道童、火你赤弃城遁。壬午,田丰陷广平路,大掠,退保东昌。诏令元帅方脱脱以兵复广平。癸未,以诸处捷音屡至,诏颁军民事宜十一条。庚寅,以翰林学士承旨蛮子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辛卯,太白犯鬼宿。甲午,陈友谅遣王奉国陷瑞州路。是月,车驾时巡上都。察罕帖木兒、李思齐会宣慰张良弼、郎中郭择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兒、平章政事定住、总帅汪长生奴,各以所部兵讨李喜喜于巩昌,李喜喜败入蜀。察罕帖木兒驻清湫,李思齐驻斜坡,张良弼驻秦州,郭择善驻崇信,拜帖木兒等驻通渭,定住驻临洮,各自除路府州县官,征纳军需。李思齐、张良弼又同袭杀拜帖木兒,分总其兵。  五月戊戌朔,察罕帖木兒遣董克昌等以兵复冀宁。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兼海道运粮万户。诏察罕帖木兒还兵镇冀宁。李思齐杀同佥枢密院事郭择善。庚子,贼兵逾太行,察罕帖木兒部将关保击败之。以察罕帖木兒为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刘福通攻汴梁。壬寅,太白犯填星。汴梁守将竹贞弃城遁,福通等遂入城,乃自安丰迎其伪主居之以为都。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以兵寇邵武路。甲辰,命太尉阿吉剌为甘肃行省左丞相。乙巳,关保与贼战于高平,大败之。庚戌,陈友谅陷吉安路。壬子,太阴犯斗宿。癸丑,监察御史七十等,纠劾太保、中书右丞相太不花。乙卯,诏削太不花官爵,安置盖州。时太不花总兵山东,以知行枢密院悟良哈台代之。命悟良哈台节制河北诸军,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周全节制河南诸军。辛酉,陈友谅兵陷抚州路。甲子,监察御史七十、燕赤不花等劾中书参知政事燕只不花。是月,辽州蝗。山东地震,天雨白毛。察罕帖木兒自以刘尚质为冀宁路总管。六月戊辰朔,太不花伏诛。察罕帖木兒调虎林赤、关保同守潞州。拜察罕帖木兒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便宜行事。庚辰,关先生、破头潘等陷辽州,虎林赤以兵击走之,关先生等遂陷冀宁路。乙酉,命左丞相太平督诸军守御京城,便宜行事。是月,汾州大疫。  秋七月丁酉朔,周全据怀庆路以叛,附于刘福通。时察罕帖木兒驻军洛阳,遣伯帖木兒以兵守碗子城。周全来战,伯帖木兒为其所杀,周全遂尽驱怀庆民渡河,入汴梁。丁未,太阴犯斗宿。不兰奚以兵复般阳路,已而复陷。戊申,太白昼见。癸丑,有贼兵犯京城,刑部郎中不花守西门,夜,开门击退之。己未,刘福通遣周全引兵攻洛阳,守将登城,以大义责全,全愧谢退兵,刘福通杀之。丙寅,以完卜花、脱脱帖木兒为中书平章政事。是月,京师大水,蝗,民大饥。  八月丁卯朔,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遁于福建。先是,三旦八讨饶州,贪财玩寇,久而无功,遂妄称迁职福建行省。至福建,为廉访佥事般若帖木兒所劾,拘之兴化路。壬申,太阴掩心宿。庚辰,陈友谅兵陷建昌路。辛巳,义兵万户王信以滕州叛,降于毛贵。甲申,太阴掩昴宿。庚寅,以老的沙为御史大夫。诏作新风纪。九月丁酉朔,诏授昔班帖木兒同知河东宣慰司事,其妻剌八哈敦云中郡夫人,子观音奴赠同知大同路事,仍旌表其门闾。先是,昔班帖木兒为赵王位下同知怯怜口总管府事,其妻尝保育赵王,及是部落灭里叛,欲杀王,昔班帖木兒与妻谋,以其子观音奴服王平日衣冠居王宫,夜半,夫妻卫赵王微服遁去。比贼至,遂杀观音奴,赵王得免。事闻,故旌其忠焉。褒封唐赠谏议大夫刘騕为文节昌平侯。关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陷完州,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郡。中书左丞张冲请立团练安抚劝农使司二道,一奉元延安等处,一巩昌等处,从之。壬寅,诏命中书参知政事普颜不花、治书侍御史李国凤经略江南。癸卯,诏以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庆童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丙午,贼兵攻大同路。壬戌,平定州陷。乙丑,陈友谅陷赣州路,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及总管哈海赤死之。  冬十月丙寅朔,诏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徙居白海,寻迁六盘。壬申,大明兵取兰溪州。己卯,太阴犯昴宿。壬午,监察御史燕赤不花劾右丞相搠思监罪状,诏收其印绶。乙酉,监察御史答兒麻失里、王彝等复劾之,请正其罪,帝不听。壬辰,大同路陷,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兒弃城遁。  十一月乙未朔,以普化帖木兒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癸卯,陈友谅陷汀州路。丙午,太阴犯昴宿,太白犯房宿。丁未,田丰陷顺德路。先是,枢密院判官刘起祖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至是城陷,起祖遂尽驱其民走于广平。辛酉,太阴掩心宿。  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癸酉,关先生、破头潘等陷上都,焚宫阙,留七日,转略往辽阳,遂至高丽。戊寅,太白经天。庚辰,察罕帖木兒遣枢密院判官琐住进兵于辽阳。癸未,太白经天。甲申,大明兵取婺州路,达鲁花赤僧住、浙东廉访使杨惠死之。戊子,太阴犯房宿。  十九年春正月甲午朔,陈友谅兵陷信州路,守臣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力战死之。大明兵取诸暨州。辛丑,太阴犯昴宿。乙巳,以朵兒只班为中书平章政事。丙午,辽阳行省陷,懿州路总管吕震死之,赠震河南行省左丞,追封东平郡公。察罕帖木兒遣枢密院判官陈秉直、八不沙将兵二万守冀宁。癸丑,流星如酒杯大,有声如雷。  二月辛巳,枢密副使朵兒只以贼犯顺宁,命张立将精锐由紫荆关出讨,命鸦鹘由北口出迎敌。甲申,叛将梁炳攻辰州,守将和尚击败之,以和尚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贼由飞狐、灵丘犯蔚州。庚寅,御史台臣言:“先是召募义兵,费用银钞一百四十万锭,多近侍、权幸冒名关支,率为虚数。乞令军士,凡已领官钱者,立限出征。”诏从之,已而复止不行。是月,诏孛罗帖木兒移兵镇大同,以为京师捍蔽。置大都督兵农司,仍置分司十道,专督屯种,以孛罗帖木兒领之,所在侵夺民田,不胜其扰。太不花溃散之兵数万钞掠山西,察罕帖木兒遣陈秉直分兵驻榆次招抚之,其首领悉送河南屯种。  三月癸巳朔,陈友谅遣兵由信州略衢州,复遣兵陷襄阳路。辛丑,京城北兵马司指挥周哈剌歹与林智和等谋叛,事觉,伏诛。庚戌,太阴犯房宿。壬戌,诏定科举流寓人名额,蒙古、色目、南人各十五名,汉人二十名。  夏四月癸亥朔,汾水暴涨。贼陷金、复等州,司徒、知枢密院事佛家奴调兵平之。甲子,毛贵为赵君用所杀。帝以天下多故,却天寿节朝贺,诏群臣曰:“朕方今宜敬天地,法祖宗,以自修省。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庚午,左丞相太平暨文武百官奏曰:“天寿节朝贺,乃臣子报本,实合礼典。今谦让不受,固陛下盛德,然今军旅征进,君臣名分,正宜举行。”不允。壬申,皇太子复率群臣上奏曰:“朝贺祝寿,是祖宗以来旧行典故,今不行,有乖于礼。”帝曰:“今盗贼未息,万姓荼毒,正朕恐惧、修省、敬天之时,奈何受贺以自乐!”乙亥,御史大夫帖里帖木兒复奏曰:“天寿朝贺之礼,盖出臣子之诚,伏望陛下曲徇所请。若朝贺之后,内庭燕集,特赐除免,亦古者人君减膳之意,仍乞宣示中书,使内外知圣天子忧勤惕厉至于如此。”帝曰:“为朕缺于修省,以致万姓涂炭,今复朝贺燕集,是重朕之不德。当候天下安宁,行之未晚。卿等其毋复言。”卒不听。己丑,贼陷宁夏路,遂略灵武等处。  五月壬辰朔,以陕西行台御史大夫完者帖木兒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丙申,荧惑犯鬼宿。丁酉,皇太子奏请巡北边以抚绥军民,御史台臣上疏固留,诏从之。壬寅,察罕帖木兒请今岁八月乡试河南举人及避兵儒士,不拘籍贯,依河南省元定额数,就陕州置贡院应试,诏从之。丙午,太阴犯天江。丁未,太阴犯斗宿。是月,察罕帖木兒大发秦、晋诸军讨汴梁,围其城。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六月辛巳,诏以宣徽使燕古兒为御史大夫。  秋七月壬辰朔,出搠思监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丁酉,太白犯上将。庚子,诏以察罕脑兒宣慰司之地属资正院,有司毋得差占。察罕脑兒之地,在世祖时隶忙哥歹太子四千户,今从皇后奇氏请,故以属之资正院。甲辰,太白犯右执法。戊申,命国王囊加歹、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也先不花、知枢密院事黑驴等,统领探马赤军进征辽阳。己酉,太白犯左执法。丙辰,赵君用既杀毛贵,其党续继祖自辽阳入益都,杀君用,遂与其所部自相仇敌。是月,霸州及介休、灵石县蝗。  八月辛酉朔,倪文俊余党陷归州。戊寅,察罕帖木兒督诸将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赛因赤、答忽、脱因不花、吕文、完哲、贺宗哲、孙翥等攻破汴梁城,刘福通奉其伪主遁,退据安丰。己卯,蝗自河北飞渡汴梁,食田禾一空。诏以察罕帖木兒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依前便宜行事,仍赐御衣、七宝腰带,以旌其功。是月,大同路蝗,襄垣县螟蝝。九月癸巳,以中书平章政事帖里帖木兒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便宜行事。乙巳,以湖南、北,江东、西四道廉访司所治之地皆陷,诏任其所便之地置司。丙午,夜,白虹贯天。丁未,禁军人不得私杀牛马。甲寅,太白犯天江。是月,大明兵取衢州路。诏遣兵部尚书伯颜帖木兒、户部尚书曹履亨,以御酒、龙衣赐张士诚,征海运粮。  冬十月庚申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甕城,造吊桥。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壬申,太白犯斗宿。辛巳,流星大如桃。  十一月癸卯,大明兵取处州路。戊申,陈友谅兵陷杉关。  十二月戊辰,太白犯垒壁阵。是月,知枢密院事兀良哈台领太不花军,其所部方脱脱与弟方伯帖木兒时保辽州,兀良哈台同唐琰、高脱因等屯孟州,与察罕帖木兒部将八不沙等交兵。已而兀良哈台独引达达军还京师,方脱脱等乃从孛罗帖木兒。皇太子憾太平忤己,以中书左丞成遵、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所用,使监察御史诬成遵、赵中以赃罪,杖杀之。是岁以后,因上都宫阙尽废,大驾不复时巡。陈友谅以江州为都,迎伪主徐寿辉居之,自称汉王。  二十年春正月己丑朔,察罕帖木兒请以巩县改立军州万户府,招民屯种,从之。御史大夫老的沙、御史中丞咬住奏:“今后各处从宜行事官员,毋得阴挟私仇,明为举索,辄将风宪官吏擅自迁除,侵扰行事,沮坏台纲。”从之。己亥,太阴犯井宿。癸卯,大宁路陷。壬子,以危素为参知政事。乙卯,会试举人,知贡举平章政事八都麻失里、同知贡举翰林学士承旨李好文、礼部尚书许从宗、考试官国子祭酒张翥、同考官太常博士傅亨等奏:“旧例,各处乡试举人,三年一次,取三百名,会试取一百名。今岁乡试所取,比前数少,止有八十八名,会试三分内取一分,合取三十名,如于三十名外,添取五名为宜。”从之。丙辰,五色云见移时。  二月戊午朔,左丞相太平罢为太保,守上都。  三月戊子朔,田丰陷保定路。彗星见东方。甲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赐买住、魏元礼进士及第,其余出身有差。乙巳,冀宁路陷。壬子,以搠思监为中书右丞相。  夏四月庚申,命大司农司都事乐元臣招谕田丰,至其军,为丰所害。丁卯,太阴犯明堂。辛未,佥行枢密院事张居敬复兴中州。癸酉,太阴犯东咸。  五月丁亥朔,日有食之。雨雹。陈友谅杀其伪主徐寿辉于太平路,遂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已而回驻于江州。乙未,陈友谅遣罗忠显陷辰州。己亥,以绊住马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寅,太阴犯建星。是月,张士诚海运粮十一万石至京师。闰月己未,以太尉也先帖木兒知经筵事,以甘肃行省左丞相阿吉剌为太尉。乙亥,流星大如桃。六月己丑,命孛罗帖木兒部将方脱脱守御岚、兴、保德州等处。诏:“今后察罕帖木兒与孛罗帖木兒部将,毋得互相越境,侵犯所守信地,因而仇杀,方脱脱不得出岚、兴州境界,察罕帖木兒亦不得侵其地。”癸巳,太白犯井宿。戊戌,太阴犯建星。是月,大明兵取信州路。  秋七月辛酉,命辽阳行省参知政事张居敬讨义州贼。孛罗帖木兒败贼王士诚于台州。乙丑,太阴犯井宿。乙亥,诏孛罗帖木兒总领达达、汉兒军马,为总兵官,仍便宜行事。  八月戊子,命孛罗帖木兒守石岭关以北,察罕帖木兒守石岭关以南。辛卯,太阴犯天江。壬辰,加封福建镇闽王为护国英仁武烈忠正福德镇闽尊王。乙未,永平路陷。壬寅,填星犯太微。甲辰,太阴犯井宿。诏:“诸处所在权摄官员,专务渔猎百姓,今后非朝廷允许,不得之任。”庚戌,诏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加太尉兼知江浙行枢密院事,提调行宣政院事,便宜行事。九月乙卯朔,诏遣参知政事也先不花往谕孛罗帖木兒、察罕帖木兒,令讲和。时孛罗帖木兒调兵自石岭关直抵冀宁,围其城三日,复退屯交城。察罕帖木兒调参政阎奉先引兵与战,已而各于石岭关南北守御。壬戌,贼陷孟州,又陷赵州,攻真定路。癸未,贼复犯上都,右丞忙哥帖木兒引兵击之,败绩。  冬十月甲申朔,甘露降于国子监大成殿前柏木。以张良弼为湖广行省参知政事,讨南阳、襄樊。诏孛罗帖木兒守冀宁,孛罗帖木兒遣保保、殷兴祖、高脱因倍道趋冀宁,守者不纳。丙戌,命迭兒必失为太尉,守卫大斡耳朵思。戊子,荧惑犯井宿。己亥,察罕帖木兒遣陈秉直、琐住等,以兵攻孛罗帖木兒之军于冀宁,与孛罗帖木兒部将脱列伯战,败之。时帝有旨以冀宁畀孛罗帖木兒,察罕帖木兒以为用兵数年,惟藉冀、晋以给其军,而致盛强,苟奉旨与之,则彼得以足其兵食,乃托言用师汴梁,寻渡河就屯泽、潞拒之,调延安军交战于东胜州等处,再遣八不沙以兵援之。八不沙谓彼军奉旨而来,我何敢抗王命,察罕帖木兒怒,杀之。  十一月甲寅朔,黄河清,凡三日。孛罗帖木兒以兵侵汾州,察罕帖木兒以兵拒之。癸酉,贼犯易州。  十二月丙戌,诏:“太庙、影堂祭祀,乃子孙报本重事。近兵兴岁歉,品物不能丰备,累朝四祭,减为春秋二祭,今宜复四祭。”后竟不行。辛卯,广平路陷。是岁,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兒拥兵数十万,屯于木兒古彻兀之地,将犯京畿,使来言曰:“祖宗以天下付汝,汝已失其太半;若以国玺付我,我当自为之。”帝遣报之曰:“天命有在,汝欲为则为之。”命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兒等将兵击之,不克,军士皆溃,秃坚帖木兒走上都。

版权声明:

本站《本纪第四十五 顺帝八-元史》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元史

本纪第四十七 顺帝十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