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十二 地理三-元史

志第十二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 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

志第十四 地理五-元史

志第十四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本省陆站一百八十处,水站八十二处。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上。唐初为杭州,

志第十二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  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陕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初,并云阳县入泾阳,栎阳县入临潼,终南县入盩啡。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壬子年数。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  录事司。  县十一  咸宁,下。长安,下。咸阳,下。兴平,下。临潼,下。屯田一千二十顷有奇。蓝田,下。泾阳,下。至元二年,并入高陵县。三年复立。屯田一千三十顷有奇。高陵,下。鄠县,下。盩啡,下。屯田九百四十三顷有奇。郿县。下。旧为郿州,添置柿林县。至元元年,省郿州为郿县,废柿林。  州五  同州,下。唐初为同州,又改冯翊郡,又复为同州。宋为定国军。金因之。元仍为同州。领五县:  朝邑,下。白水,下。郃阳,下。澄城,下。韩城。下。唐、宋为韩城县,金曰桢州。至元元年,州废。二年再立。六年,州又废,止设县。  华州,下。唐改镇国军。宋改镇潼军。金改金安军。元复为华州。西岳华山在焉。领三县:  华阴,下。蒲城,下。渭南。下。屯田一千二百二十二顷有奇。  耀州,下。唐初立宜州,后为华原县,后又为耀州。宋为感义军,又改感德军,又为耀州如故。金因之。元至元元年,并华原县入州,又并美原入富平。领三县:  三原,下。富平,下。同官。下。  乾州,下。唐以高宗乾陵所在,改醴泉县为奉天,又升为乾州。宋改醴州。金复改乾州。元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寿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  醴泉,下。武功,下。永寿。下。宋、金属邠州。至元十五年,徙县治于麻亭。  商州,下。唐初为商州,又改上洛郡,又复为商州。宋及元皆因之。领一县:  洛南。下。  延安路,下。唐初为延州,又改延安郡,又为延州。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改延安路。户六千五百三十九,口九万四千六百四十一。壬子年数。领县八、州三。州领八县。本路屯田四百八十余顷。  县八  肤施,下。甘泉,下。宜川,下。元初置司候司。至元六年,省入宜川。延长,下。延川,下。安定,下。本宋旧堡,元壬子年升为安定县。至元元年,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本县。安塞,下。本金旧堡,壬子年升为县。保安。下。金为保安州,至元六年,降为县。  州三  鄜州,下。唐初为鄜州,又改洛交郡,又复为鄜州。宋、金因之。旧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元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  洛川,下。中部,下。宜君。下。  绥德州,下。唐绥州,又改上郡,又为绥州。宋为绥德军。金为州,领八县。归附后,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青涧,又并义合、绥德入本州。领二县:  青涧,下。米脂。下。  葭州,下。唐银州。宋为晋宁军。金改为葭州。元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卢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领三县:  神木,下。元初创立云州于古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废州为县。吴堡,下。府谷。下。后唐为府州。元初建州治。至元六年,废为县。  兴元路,下。唐为梁州,又改汉中郡,又为兴元府。宋仍旧名。元立兴元路总管府,久之,以凤、金、洋三州隶焉。宋时领南郑、西县、褒城、廉水、城固五县,后废廉水入南郑。元初割出西县属沔州,以洋州西乡县来属。户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万九千三百七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四、州三。  县四  南郑,下。城固,下。褒城,下。西乡,下。  州三  凤州,下。唐初为凤州,后升节度府。宋为团练州。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县并入州,隶兴元路。  洋州,下。唐改洋川郡,又复为洋州,后更革不常。宋复为洋州。元至元二年,省兴道、真符二县入州。  金州,下。唐改西城郡为金州。宋升为金房开达四州路。元为散州。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凤翔府,唐为扶风郡,又为凤翔府,号西京。宋、金因其名。元初割平凉府、秦、陇、德顺、西宁、镇原州隶巩昌路,废恆州,以所领盩啡县隶安西府路,寻立凤翔路总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户二千八十一,口一万四千九百八。壬子年数。领县五:  凤翔,下。屯田九十顷有奇。扶风,下。岐山,下。宝鸡,下。  麟游。下。  邠州,下。唐豳州,以字类幽,改为邠。宋、金以来皆因之。领县二:  新平,下。淳化。下。至元七年,并三水入本县。  泾州,下。唐改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彰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川。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总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省,所隶不一,今直隶省。领县二:  泾川,下。泾州治此,即保定。灵台。下。至元七年,并归泾川。十一年复立,以良原并入,而长武仍并于泾川。  开成州,下。唐原州。宋为镇戎军。金升镇戎州。元初仍为原州。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仍视上都,号为上路。至治三年,降为州。领县一、州一。  县一  开成。  州一  广安州。本镇戎地,金升为县,隶镇戎州,经乱荒废。元至元十年,安西王封守西土,既立开成路,遂改为广安县,募民居止,未几户口繁夥。十五年升为州,仍隶本路。  庄浪州。下。沿革阙。成宗大德八年二月,降庄浪路为州。  巩昌等处总帅府  巩昌府,唐初置渭州,后曰陇西郡,寻陷入吐蕃。宋复得其地,置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五府及秦、陇、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二十七州,又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属脱思麻路总管府。六年,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七年,并洮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属脱思麻路。十三年,立巩昌路总管府。十四年,复行便宜都总帅府事,其年割隆庆府,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广元路。二十一年,又以泾、邠二州隶陕西汉中道宣慰司,而帅府所统者,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凡四;秦、陇、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州凡十有五。户四万五千一百三十五,口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七十二。壬子年数。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  陇西,下。宁远,下。伏羌,下。本旧寨,至元十三年升县。通渭,下。鄣县。下。宋名盐川寨,金为镇,至元十七年,置今县。  平凉府,唐为马监,隶原州。宋为泾原路,升平凉军。金立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  平凉,下。屯田一百一十五顷。崇信,下。华亭。下。  临洮府,唐临洮军。宋为镇洮军,又为熙州。金为临洮府。元至元十三年,复以渭源堡升为县。领县二:  狄道,下。渭源,下。  庆阳府,唐庆州。宋环庆路,改庆阳军,又升府。金为庆原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并安化、彭原入焉。领县一:  合水。下。  秦州,中。唐初为秦州。宋为天水郡。金为秦州。旧领六县。元至元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秦安,治坊入清水。领县三:  成纪,中。清水,中。秦安。下。  陇州,中。唐改汧阳郡,复为陇州。宋、金置防御使。旧领四县。元至元七年,省吴山、陇安入汧源,十三年,罢防御使为散郡。有吴山为西镇。领县二:  汧源,中。汧阳。下。  宁州,下。唐初改北地郡为宁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  真宁。下。  定西州,下。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沦于先零。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寨,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屯田四百六十七顷。  镇原州,下。唐原州,又为平凉郡。宋、金因之。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之东山、三川二县来属。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屯田四百二十六顷有奇。  西和州,下。唐岷州,又改和政郡,又仍为岷州。宋改曰西和。旧领县三,大潭、祐川军兴久废,惟有长道一县,元至元七年,亦并入本州。  环州,下。唐改威州。宋复为环州,后与庆州定为环庆路。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旧领通远一县,元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金州,下。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静宁州,下。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水洛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  隆德。下。  兰州,下。唐初置,后改金城郡,又仍为兰州。宋、金因之。元初领阿干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七年并司县入本州。  会州,下。唐初改西会州,又为粟州,又为会宁郡,又为会州。宋置敷川县。金置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弃新会州,迁于所隶西宁县。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徽州,下。元兵入蜀,凤州二县首降,以凤州仍治梁泉,别置南凤州治于河池。后又升永宁乡为县,与两当同为属邑。至元元年,改为徽州。七年,并河池、永宁二县入州。领县一:  两当。下。  阶州,下。唐初置武州,又改武都郡,又更名阶州。宋因之。今州治在柳树城,距旧城东八十里。旧领福津、将利二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成州,下。唐初为成州,又改同谷郡,后仍为成州。宋因之。旧领同谷、栗亭二县。元初岁壬寅,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今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  金洋州,本隶兴元路,戊戌岁,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  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九年,于土蕃西川界立宁河站。  河州路。下。领县三:  定羌,下。宁河,下。安乡,下。  雅州。下。宪宗戊午岁,攻破雅州,石泉守将赵顺以城降。领县五:  名山。下。泸山,下。百丈,下。荣经,下。严道。下。  黎州。下。至元十八年,给黎、雅州民千一百五十四户、钞二千三百八锭,以资牛具种实。领县一:  汉源。下。  洮州。下。领县一:  可当。下。  贵德州。下。  茂州。下。领县二:  汶山,下。汶川。下。  脱思麻路。  岷州。下。  铁州。下。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至元二年,授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虎符,高保四言:“碉门旧有城邑,中统初为宋人所废,众依山为栅,去碉门半舍,欲复戍故城,便于守佃。”敕秦蜀行省:“彼中缓急,卿等相度,顺得其宜,城如可复,当助成之。”三年,谕四川行枢密院,遣人于碉门、岩州西南沿边,丁宁告谕官吏军民,有愿来归者,方便接纳,用意存恤,百姓贫者赈之,愿徙近里城邑者以屋舍给之。  礼店文州蒙古汉兒军民元帅府自河州以下至此多阙,其余如朵甘思、乌思藏、积石州之类尚多,载籍疏略,莫能详录也。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本省陆站四十八处,水站八十四处。盐场十二处,俱盐井所出。井凡九十五眼,在成都、夔府、重庆、叙南、嘉定、顺庆、广元、潼川、绍庆等路所管州县万山之间。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成都路,上。唐改蜀郡为益州,又改成都府。宋为益州路,又为成都府路。元初抚定,立总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雅、黎、邛隶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属吐蕃招讨司,降崇庆为州,隆州并入仁寿县,隶本府。户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九、州七。州领十一县。  录事司。  县九  成都,下。唐、宋为成都府治所。至元十三年,以本县元管大城内西北隅并入录事司。华阳,下。新都,下。郫县,下。温江,下。双流,下。新繁,下。仁寿,下。唐为陵州。宋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以此州地荒民散,并为仁寿县,隶成都府路。金堂。下。宋属怀安军。元初升为怀州,而县属如故。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县,隶成都府路。  州七  彭州,下。唐置蒙州,又为彭州。宋及元因之。领二县:  蒙阳,下。崇宁。下。  汉州,下。唐为德阳郡,又为汉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领三县:  什邡,下。德阳,下。至元八年,升为德州。十三年,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复来属。绵竹。下。至元十三年,以户少并入州,后复置。  安州,下。唐置石泉县。宋升为军。元中统五年,升为安州。领一县:  石泉。下。  灌州,下。唐导江县。五代为灌州。宋为永康军,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导江、青城二县户少,省入州。青城陶坝立屯田万户府。  崇庆州,下。唐为唐安郡,又为蜀州。宋为崇庆军。元至元十二年,立总管府。二十年,改为崇庆州,并江原县入州。本州有屯田万户府。领二县:  晋原,下。新津。下。  威州,下。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二县。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入州。领一县:  通化。下。  简州,下。唐析益州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嘉定府路,下。唐初为嘉州,又改犍为郡,又仍为嘉州。宋升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立总管府。旧领龙游、夹江、峨眉、犍为、洪雅五县。二十年,并洪雅入夹江。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三县。户口数阙。  录事司。  县四  龙游,下。夹江,下。峨眉,下。犍为。下。  州二  眉州,下。唐改嘉州,又仍为眉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嘉定路。领二县:  彭山,下。青神。下。  邛州,唐孵置邛州,又改临邛郡,又仍为邛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并临邛、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一县:  大邑。下。  广元路,下。唐初为利州,又改益昌郡,又复为利州。宋为利州路,端平后兵乱无宁岁,地荒民散者十有七年,元宪宗三年,立利州治,设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帅府,改为广元路。户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九万六千四百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府一、州四。府领三县,州领七县。本路屯田九顷有奇。  县二  绵谷,下。昭化。下。元初并葭萌入焉。  府一  保宁府,下。唐隆州,又改阆州,又为阆中郡。后唐为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改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本府屯田一百一十八顷有奇。领三县:  阆中,下。倚郭。苍溪,下。南部。下。  州四  剑州,下。唐为始州,后改剑州。宋升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剑州。领二县:  普安,下。至元二十年,并普城、剑门入焉。梓潼。下。  龙州,下。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江油郡,又改应灵郡。宋改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清川二县入焉。  巴州,下。唐初改巴州,又改清化郡,又为巴州。宋领化城、难江、恩阳、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下通江二县入曾口。领二县:  化城,下。曾口。下。  沔州,下。唐初为兴州,又为顺政郡,又改兴州。宋改沔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  铎水,下。倚郭。大安,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以来属。略阳。下。至元二十年,并长举及西县入焉。  顺庆路,下。唐为南充郡,又改梁州,又改充州。宋升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  南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西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流溪旧县入焉。  府一  广安府,唐属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  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  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  仪陇。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唐初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  流江,下。大竹。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户口阙。  县四  郪县,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盐亭。下。  州二  遂宁州,下。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  小溪,下。蓬溪。下。  绵州,下。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路。领二县:  彰明,下。罗江。下。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昝顺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昝顺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昝顺。”领一县:  腾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上。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十县。本路三堆、中嶆、赵市等处屯田四百二十顷。  录事司。  县三  巴县,下。倚郭。江津,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昝顺田民百八十户于江津县。南川。下。  州四  泸州,下。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  江安,下。纳溪,下。合江。下。  忠州,下。唐改为南宾郡,又为忠州。宋升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  临江,下。南宾,下。丰都。下。  合州,下。唐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下。元初并巴川入焉。定远,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石照。下。  涪州,下。唐改为涪陵郡,又改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  武龙。下。  绍庆府,下。唐黔州,又黔中郡。宋升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户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  彭水,下。黔江。下。  怀德府。领州四。阙。  来宁州,下。柔远州,下。酉阳州,下。服州。下。皆阙。  夔路,下。唐初为信州,又为夔州,又为云安郡,又仍为夔州。宋升为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总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户二万二十四,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州七。州领五县。本路屯田五十六顷。  录事司。  县二  奉节,下。巫山。下。  州七  施州,下。唐改清江郡,又改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因之。旧领清江、建始二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一县:  建始。下。  达州,下。唐为通州,又改通川郡,又仍为通州。宋更名达州。元至元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路。领二县:  通川,下。新宁。下。  梁山州,下。本梁山县,宋升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  梁山。下。  万州,下。唐改浦州为万州,又改南浦郡。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  武宁。  云阳州,下。唐云安监。宋置安义县,后复为监。元至元十五年,立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下。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焉。  开州,下。唐改为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及元皆因之。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古僰国,唐戎州。贞观初徙治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宋升为上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  县四  宜宾,下。庆符,下。南溪,下。宣化。下。元贞二年,于本县置万户府,领军屯田四十余顷。  州二  富顺州,下。唐富义县。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下。古夜郎之属境,邻乌蛮,与长宁军地相接,均为西南羌族,前代以为化外,置而不论。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立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下。古牂牁属地,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初,马湖蛮来朝,尝以独本葱为献,由是岁至,郡县疲于递送,元贞二年敕罢之。  军一  长宁军,唐置长宁等羁縻十四州、五十六县,并隶泸州都督府。宋以长宁地当冲要,升为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州一  戎州,下。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前代以化外,置而弗论。唐武后时,恢拓蛮徼,设十四州、五团、二十九县,于本部置晏州。元至元十三年,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叛服不常,州治在箐前。所领俱村囤,无县邑乡镇。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乃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后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盖亦如唐羁縻之,以为西蜀后户屏蔽。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昝顺引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授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奇以武恩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訹上罗星夷,行枢密院讨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其境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三年,昝顺引本部夷酋得颜个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志。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至元十三年收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山落牟许满吴,麽落财,麽落贤,腾息奴,屯莫面,落搔,麽落梅,麽得幸,上落松,麽得会,麽得恶,落魂,落昧下村,落岛,麽得享,落燕,落得虑,麽得了,麽腾斛,许宿,麽九色,落搔屯右,麽得晏,落能,山落寡,水落寡,落得擂,麽得具,麽得渊,腾日彯,落昧上村,赖扇,许焰,腾郎,周头,卖落炎,落女,爱答落,爱答速,麽得奸,阿郎头,下得辛,上得辛,爱得娄,落鸥。  诸部蛮夷:  秦加大散等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叙崖冒硃等洞。  陇堤纣皮等洞。  石耶洞。  散毛洞。  彭家洞。  黑土石等处。  市备洞。  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  洪望册德等族。  大江九姓罗氏。  水西。  鹿朝。  阿永蛮部。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蒙等蛮悉隶皇太子  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  师壁洞安抚司。  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阿者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谢甲洞。  上安下坝。  阿渠洞。  下役洞。  驴虚洞。  钱满等处。  水洞下曲等寨。  必藏等处。  酌宜等处。  雍邦等寨。  崖笋等寨。  冒硃洞。  麻峡柘歌等寨。  新附嵬罗金井。  沙溪等处。  宙窄洞。  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本省马站六处。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上。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肃路总管府。八年,改甘州路总管府。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户一千五百五十,口二万三千九百八十七。至元二十七年数。本路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屯田,计一千一百六十余顷。  永昌路,下。唐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  西凉州。下。  肃州路,下。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年,西征,攻肃州下之。世祖至元七年,置肃州路总管府。户一千二百六十二,口八千六百七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  沙州路,下。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初,西夏陷瓜、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沙州去肃州千五百里,内附贫民欲乞粮沙州,必须白之肃州,然后给与,朝廷以其不便,故升沙州为路。  瓜州,下。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二十三年,亦集乃总管忽都鲁言:“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从之。计屯田九十余顷。  宁夏府路,下。唐属灵州。宋初废为镇,领番部。自唐末有拓拔思恭者镇夏州,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天禧间,传至其孙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后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宁夏路总管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元贞元年,革宁夏路行中书省,并其事于甘肃行省。  领州三。本路枣园、纳怜站等处屯田一千八百顷。  灵州,下。唐为灵州,又为灵武郡。宋初陷于夏国,改为翔庆军。  鸣沙州,下。隋置环州,立鸣沙县。唐革州以县隶灵州。宋没于夏国,仍旧名。元初立鸣沙州。屯田四百四十余顷。  应理州,下。与兰州接境,东阻大河,西据沙山。考之图志,乃唐灵武郡地。其州城未详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  山丹州,下。唐为删丹县,隶甘州。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二十二年,升为州,隶甘肃行省。  西宁州,下。唐置鄯州,理湟水县,上元间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立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二十四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以镇其地。  兀剌海路。阙。太祖四年,由黑水城北兀剌海西关口入河西,获西夏将高令公,克兀剌海城。

【版权声明】

《志第十二 地理三-元史》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十三 地理四-元史

志第十三 地理四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四处人也看成机器。2。形而上学性。否认自然界的

关于创新的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言,

伏契克经典语录

伏契克经典语录

 关于创新的名言

  1、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2、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熊彼特

  3、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4、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5、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6、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7、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8、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9、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10、凡是创新的时代总会有人死在半路上,但是这些失败或者遇到困难的公司并不代表他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这个领域是可以一试的。――李学凌

  11、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12、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本田宗一郎

  13、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尔•萨波里托

  14、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5、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16、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17、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

  18、如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金马《21世纪罗曼司》

  19、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20、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2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2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23、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24、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25、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26、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27、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28、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发达,同时由于发达之后导致很多人感觉无聊,当这个世界变得出奇无聊的时候,有些人就变得出奇聪明,把别人的无聊变成现金,这就是想象力。――江南春

  29、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30、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á、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31、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费尔马

版权声明:

《关于创新的名言》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有关苏童的名言

有关苏童的名言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言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有关李叔同的名言》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伏契克经典语录

伏契克经典语录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1,干劲不足的时候查思想,思想不通的时候,就要加紧读毛主席的书。

  

  2,干革命工作嘛!总会有困难的。越是有困难,越要有雄心斗志,越有困难,越要学习毛主席着作。

  

  3,你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着作,依靠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团结抗灾,战胜困难,发展生产。

  

  4,有党的领导,有毛主席着作,有几十万人民,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一定会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读报纸不知道天下大事,不看文件不能领会党的政策,不读毛主席着作就要迷失方向。

  

  5,小梅(焦裕禄的女儿),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别的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部《毛泽东选集》。……你要好好学习毛主席着作,那里边,毛主席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6,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7,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8,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9,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领着县委领导去火车站看灾民)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

  

  10,在这大风雪里,群众住得昨样?牲口咋样?我说,你们记住,马上通知下去。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记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

版权声明:

本站《有关焦裕禄的名言》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关于创新的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言

水浒传名句摘抄

水浒传名句摘抄,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第二回)

恩仇不辨非豪杰,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第六十九回)

有力使力,无力斗智.(第七十四回)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

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替天行道 逼上梁山

版权声明:

《水浒传名句摘抄》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有关李叔同的名言

有关海子的名言

有关海子的名言,

水浒传名句摘抄

水浒传名句摘抄

                                      海子名言 

    1、你们可以想像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 

    2、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4、你不用算命,命早就在算你。 

    5、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鸟,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

有一生。 

    6、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7、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及太阳必将胜利。 

    8、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版权声明:

本站《有关海子的名言》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有关焦裕禄的名言

蓦山溪(登历阳城楼)

满庭芳

满庭芳原文 鹦鹉洲边,芙蓉城下,回然水秀山明。小舟双桨,特地访云英。惊破兰衾好梦,开朱户、一笑相迎。良宵永,南窗皓月,依旧照娉婷。别来,无限恨,持杯欲语,恍若魂惊。

蓦山溪(登历阳城楼)原文

孤城暮角,落日边声静。醉袖拂危阑,对天末、孤云愁凝。吴津楚望,表里抱江山,山隐隐,水迢迢,满目江南景。羁怀易感,往事伤重省。罗袂浥残香,鬓星星、忍窥清镜。琼英好在,应念玉关遥,凝泪眼,下层楼,回首平林暝。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蓦山溪(登历阳城楼)》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满庭芳

满庭芳原文 烟锁长堤,云横孤屿,断桥流水溶溶。凭阑凝望,远目送征鸿。桃叶溪边旧事,如春梦、回首无踪。难忘处,紫薇花下,清夜一尊同。东城,携手地,寻芳选胜,赏遍珍丛。

班门弄斧的意思

西江月(咏酴醿菊)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

浣溪沙

浣溪沙原文 漠漠新田绿未齐。柳阴阴下水平堤。竹间时有乳鸦啼。云敛屏山横枕畔,夜阑璧月转林西。玉芝香里彩鸳栖。

原文:

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肌香骨秀月中仙。雪满瑶台曳练。

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余妍。殷勤与插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

西江月(咏酴醿菊)注释,西江月(咏酴醿菊)赏析,西江月(咏酴醿菊)原文,西江月(咏酴醿菊)翻译,西江月(咏酴醿菊)陈师道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西江月(咏酴醿菊)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蓦山溪(登历阳城楼)

蓦山溪(登历阳城楼)原文 孤城暮角,落日边声静。醉袖拂危阑,对天末、孤云愁凝。吴津楚望,表里抱江山,山隐隐,水迢迢,满目江南景。羁怀易感,往事伤重省。罗袂浥残香,鬓

班门弄斧的意思

减字木兰花(九日)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

西江月(咏酴醿菊)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

西江月(咏酴醿菊)古诗词来自陈师道的作品,在吟诗对作网还可以分享到西江月(咏酴醿菊)注释,西江月(咏酴醿

原文:

清尊白发。曾是登临年少客。不似当年。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十载相看情不尽。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

减字木兰花(九日)注释,减字木兰花(九日)赏析,减字木兰花(九日)原文,减字木兰花(九日)翻译,减字木兰花(九日)陈师道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减字木兰花(九日)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浣溪沙

浣溪沙原文 漠漠新田绿未齐。柳阴阴下水平堤。竹间时有乳鸦啼。云敛屏山横枕畔,夜阑璧月转林西。玉芝香里彩鸳栖。

班门弄斧的意思

西江月(咏榴花)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

浣溪沙

浣溪沙原文 窗外桃花烂熳开。年时曾伴玉人来。一枝斜插凤皇钗。今日重来人事改,花前无语独徘徊。凄凉怀抱可怜哉。

原文: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

评分:

很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

西江月(咏榴花)注释,西江月(咏榴花)赏析,西江月(咏榴花)原文,西江月(咏榴花)翻译,西江月(咏榴花)陈师道

【版权声明】

《西江月(咏榴花)赏析翻译陈师道的作品》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浣溪沙

浣溪沙原文 窄窄霜绡稳称身。强临歌酒惨离魂。故人相遇益伤神。断雨残云千里隔,琼枝璧月四时新。为君留取镜中春。 浣溪沙注释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隔岸观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