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经典语录

钱理群经典语录,

学生必知的十大人生规则  

学生必知的十大人生规则  

1、语文教育的课标为教育改革打开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天地,要把重心放在具体教育和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育理论。 

2、少谈主义,多来研究实践。

3、以前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语文能力,精神熏陶的培养。近几年,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忽视知识,为此,重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4、读书、思考、协作、社会实践、四位一体,是许多有成就的教师的基本经验。

5、语文老师应该是思想者,语文老师应该是可爱的人,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语文老师应该是语文专家

6、真正的知识分子既是可爱的人,又是可笑的人

7、语文是一门有魅力的学科,要有大语文的概念,要永远生活在汉语言的魅力中

8、当代中国汉语的危机:一是双语教育的挑战,用英语代替汉语,二是网络的挑战,只会敲键盘,不会写字,而汉字必须书写。语文教育边缘化,就成了没有文化的教育。三是应试教育的挑战,四是,语文本身的挑战。

9、营造汉语的家园,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汉语危机同时就是民族文化危机,我们要捍卫汉语。

10、课堂教学的要求:①理性和诗性的统一,要恰当、简洁、清晰,有逻辑性; ②语言要声情并茂。有变化,有节奏感,有强性,有长短句的交叉,口语和板书相映,语言给人有轻松感,幽默感;③教学语言,要有生活的味道和文化色彩;④要注意和学生交流,要有反听、调试、必要的重复。

11、中小学生处在成长中 ,时间长,大概有18年。成长过程本身有一种美,有一种感觉,同时有成长的挣扎。

12、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按照我的人性观,人是善恶并存的。问题是我们要‘扬’什么,‘弃’什么。而善的激发,是需要一种爱心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用你信中的话说是毫不经意的,而不是一种着意的表演。

13、我有一种理念,就是教学是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

14、我就始终保持着一种教育的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甚至每上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新鲜感,我称之为’黎明感觉’。在’黎明感觉’的背后,是一颗赤子之心,是一种’永远年轻’的精神状态。

15、没有梦的人生是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16、教师就是只能’只管耕耘,不顾收获’。我常常想起曹禺剧本里的一句话:’想想你忍不住要哭,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这就是生活,教师的生活。

17、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我们正视它,又永远摆脱不了它,形成了生命的一种缠绕,而生命的真实意义正实现在这种缠绕之中。

18、而成长本身就是成长的美和成长的感觉。成长的感觉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但是在自己看来是蛹虫化蝶的那种痛苦,和新鸟破壳的那种挣扎。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成长的幸福,同时有成长的痛苦和成长的挣扎。

19、青少年在成长中他有成长的权力。什么成长的权力了,就是探索、发现和成长的权力。因为中学生他面对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有一种赤字之心,一种好奇心。需要去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世界,那我们的教育要保留这样的好奇心。保留这样一种探索的 而不要随便的把他给抹杀掉,或者把这个权力给剥夺了。

20、教育的问题,是把学生好奇、探索、追求这样一种权力给抹杀掉。把孩子的“黎明”感觉给扼杀了。

21、现在的孩子天空越来越小了,他们没有仰望星空的权力,而仰望天空就表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一种追求。一种好奇。所以这里面一种尊重孩子成长的权力,探索的权力,追求的权力。

22、青春时代,他有独立的价值。青春不仅是为成年做准备,不只是一个过度的阶段。其实他学习的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因为这时的生活他是有最多的梦想,最纯的情感,最强的求知欲。

23、我们常常把孩子青年时期的东西给破坏掉了。包括他的梦想,他的情感,他的求知欲,认为抛掉就是成熟。我们常说孩子你别做梦了,等哪天不做梦就成熟了,是吧?引用法国的一位作家叫施怀德,他说青少年时期许多人都有过狮子般的雄心,但是当成熟后都像老鼠一样活着。

24、童年的欢乐被剥夺了,没有童年的一代,对我们的民族意味着什么?他们带来的是民族的危机。

25、中国是个早衰的民族,即“少年老成”。早熟即早衰。

26、青春就是一种价值,教育变成把青春价值否定掉,消极掉,把他变成所谓的成熟。所以提出要敬畏青年,敬畏青春。

27、青春的特点:一对真善美的向往;二对未来的想像,对理想执著的追求;三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李大志、做大事、说大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五生命的激情和活力,不停止的探索,不满足的状态。

28、青春精神是什么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这就是青春精神。这个青春精神和五四精神是相吻合的。

29、精神生活有两种,一种平面的生活,一种立体的生活。什么叫平面生活?就是指日常生活,它是受到具体的时空限制,是偏于物质的,是我们每天过的生活。他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有一种生活是超越时空的,不受时空界限的,是一种精神空间。具体到我们的中学生对象来说,因为中学时期受时空限制更大,孩子么,主要就是学校家庭。他的第一生活蹩脚狭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第二生活给他扩大起来。第二生活,可以读书,通过读书来打破时空界限,使他过一种精神的生活。这是中学时代的特点。相对来讲他的第一生活比较简单,但是第二生活可以给他丰富起来。而中学的教育真是要训导学生读书,读好书来打破时空的一个界限,来丰富他的精神生活。而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0、教师的工作(责任):指导学生阅读,牵着孩子的手把孩子引导到巨匠(经典)身边,而后悄悄地离开,躲在旁边,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31、人是需要有精神家园的,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校期间,读书期间,你给他打下两个底子,一个是终身读书学习的一个底子;学习是终身的,但是中学是打基础的时候,给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常说,你的语文教育如果使学生喜欢读书,你的语文教学就成功一大半,给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会他终身学习的方法。

32、教师的职能:一、保卫童年:二、培育青春精神。

33、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成为学生青少年时代记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

34、什么样的“美好而神圣的瞬间”能被孩子记住呢?教师的第一职责是充当美的使者与播种者,满足孩子对美的渴求。首先是仪表美,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教师,一定会时刻注意自己在学生眼中的形象,一定要把自己最美丽的那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而绝不允许自己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地出现在课堂上。任何丑的暴露,都是反教育的。

35、但这绝不是花枝招展、追去时髦:美也是有品位的。“端庄华贵”应是真正的教师之美。“端庄”透露出为人的端正、庄严与大气,“华贵”显现的是华丽的风采与高贵的气质。

36、教育绝对要求“大”、“正”和“高”,教育具有先天的超越性,这是“高贵”的事业,气度狭窄,蝇营狗苟,邪门歪道,短见浅识,花哨浮躁,都是反教育的。

37、教师的第二职责是对学生的爱,一种“亦师亦母(父)”的爱,教师的爱是对人类的健全发展尽义务和做贡献,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本能的、无条件的爱。

38、教师对学生的爱成为一种母爱的延伸。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鲁迅有一个经典的论断。他说,这是一种“天性的爱”,是“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因此,他期待“觉醒的人,此后应该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 “亦师亦母(父)”就是鲁迅所期待的天性的爱的扩张与醇化。以父母对子女的爱来对待学生,这就意味着师生关系“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而完全出于人的天性。

39、面对越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趋势,我们要大声呼吁:请回复人的天性,请回复教育的天性。

40、师生之爱,并不是父子、母子之爱的简单复制。父子、母子之爱既出于本能又偏于非理性,而师生之爱却有更多的理性。青少年到了一定阶段,常常会出于“告别童年,脱离父母”的本能而导致与父母的不同程度的疏远以致逆反。在这种情况下,“亦师亦母(父)”的教师往往就能够成为学生最信任的成年人。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父母所难以以起到的作用。

41、按弗洛姆《爱的艺术》里的观点,爱是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的发展的过程的,从“儿童自我中心”的“被人无条件的爱”发展到“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统一”的“爱别人”、“创造爱”。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满足学生“被无条件的爱”的感性需求,而且要用理性的力量引导学生“爱别人”,“创造爱”,从而获得“成熟的爱”,这个引导学生生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

42、教师的第三个职责,就是为孩子营造“精神的星空”,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有了全新的感悟与体验:“那时候,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精神的探索,都会发现新大陆,我们怀着极强的期待感,乃至某种神秘感,走进课堂,渴望着在教师的指导下闯入一个又一个科学的迷宫,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宇宙的奥妙……”

43、中小学老师的价值,中小学教育的真谛是:在青少年的心灵上,播下“美”的种子,给以“爱”的抚育,营造“精神的星空”。

44、教师最大的欢乐,是教师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保持赤子之心,黎明的感觉。

45、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生命,生命成长是缓慢的,动态的,所以教育是慢的艺术。

46、教师是春天的播种机,而不是秋天的收获者,教师的精神“只能耕耘,不问收获。

47、老师被孩子伤害,是老师的宿命。

48、教师这样的职业,很难避免这样的不公平的对待。我们不能期待所付出的一切都能得到好的回报,有的时候就会遇到这样一种残酷的回报。

49、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教育力量比不上社会力量。

版权声明:

《钱理群经典语录》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关于辩论的名言警句

关于辩论的名言警句

剑客 / 述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隔岸观火的意思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蜂》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琵琶行 / 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

白鹿洞二首·其一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站《白鹿洞二首·其一》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剑客 / 述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雪梅·其一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

含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未对《雪梅·其一》内容的版权进行可靠性核实,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如出现版权争议,请与站方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千秋岁·数声鶗鴂

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代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

《千秋岁·数声鶗鴂》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勇往直前造句

【版权声明】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疯狂猜成语所有答案图解

版权声明: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五代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见死不救的意思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代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见死不救的意思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

琵琶行 / 琵琶引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鲁达当和尚

【版权声明】

《琵琶行 / 琵琶引》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