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挨什么挨什么的成语

版权声明:

本站《陶渊明》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

赋得自君之出矣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班门弄斧的意思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赋得自君之出矣》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垓下歌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垓下歌

两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以夷制夷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

《垓下歌》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因部分文章刊发时未能联系上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网小编,立即处理。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出塞二首·其一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闻风而动的意思

【版权声明】

《出塞二首·其一》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

【版权声明】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四字成语大全网小编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长相思·长相思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长相思·长相思

宋代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疯狂猜谜语所有答案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长相思·长相思》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志第四十 百官六-元史

志第四十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墨子墨家思想的著作总汇。旧题为战国,

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元史

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第一推动力学说(卷7、8、9、12)等。是研究亚里士多德哲,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

志第四十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墨子墨家思想的著作总汇。旧题为战国墨翟撰,实为其,及行幸汤沐宴游之所,门禁关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留守二员,正四品;判官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管勾承发架阁库一员,正八品;照磨兼覆料官一员,部役官兼壕寨一员,令史十八人,宣使十七人,典吏五人,知印二人,蒙古必阇赤三人,回回令史一人,通事一人。至元十九年,罢宫殿府行工部,置大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知少府监事。二十一年,别置大都路都总管府治民事,并少府监归留守司。皇庆元年,别置少府监。延祐七年,罢少府监,复以留守兼监事。其属附见:  修内司,秩从五品,领十四局人匠四百五十户,掌修建宫殿及大都造作等事,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五员,吏目一员,照磨一员,部役七员,司吏六人。中统二年置。至元中,增工匠,计一千二百七十有二户。其属附见:  大木局,提领七员,管勾三员,掌殿阁营缮之事。中统二年置。  小木局,提领二员,同提领一员,副提领三员,管勾二员,提控四员。中统四年置。  泥厦局,提领八员,管勾二员。中统四年置。  车局,提领二员,管勾一员。中统五年置。  妆钉局,提领二员,同提领二员。中统四年置。  铜局,提领一员,同提领一员,管勾一员。中统四年置。以上六局,秩从八品。  竹作局,提领二员,提控一员。中统四年置。  绳局,提领二员。中统五年始置。  祗应司,秩从五品,掌内府诸王邸第异巧工作,修禳应办寺观营缮,领工匠七百户。大使一员,从五品;副使一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吏目一员,司吏二人。国初,建两京殿宇,始置司以备工役。其属附见:  油漆局,提领五员,同提领、副提领各一员,掌两都宫殿髹漆之工。中统元年置。  画局,提领五员,管勾一员,掌诸殿宇藻绘之工。中统元年置。  销金局,提领一员,管勾二员,掌诸殿宇装鋈之工。中统四年置。  裱褙局,提领一员,掌诸殿宇装潢之工。中统二年置。  烧红局,提领二员,掌诸宫殿所用心红颜料。至元元年置。  器物局,秩从五品,掌内府宫殿、京城门户、寺观公廨营缮,及御用各位下鞍辔、忽哥轿子、帐房车辆、金宝器物,凡精巧之艺,杂作匠户,无不隶焉。大使一员,从五品;副使一员,正七品;直长二员,正八品;吏目一员,司吏二人。中统四年,始立御用器物局,受省札。至元七年,改为器物局,秩如上。其属附见:  铁局,提领三员,管勾三员,提控一人,掌诸殿宇轻细铁工。中统四年置。  铁局,提领三员,管勾三员,提控一人,掌诸殿宇轻细铁工。中统四年置。  减铁局,管勾一员,提控二人,掌造御用及诸宫邸系腰。中统四年置。  盒钵局,提领二员,掌制御用系腰。中统四年置。  成鞍局,提领三员,掌造御用鞍辔、象轿。中统四年置。  羊山鞍局,提领一员,提控一员。掌造常课鞍辔诸物。至元十八年置。  网局,提领二员,管勾一员,掌成造宫殿网扇之工。中统四年置。  刀子局,提控二员,掌造御用及诸宫邸宝贝佩刀之工。中统四年置。  旋局,提领二员,掌造御用异样木植器物之工。中统四年置。  银局,提领一员,掌造御用金银器盒系腰诸物。中统四年置。  轿子局,提领一员,掌造御用异样木植鞍子诸物。中统四年置。  采石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掌夫匠营造内府殿宇寺观桥闸石材之役。至元四年,置石局总管。十一年,拨采石之夫二千余户,常任工役,置大都等处采石提举司。二十六年罢,立采石局。  山场,提领一员,管勾五员。至元四年置。  大都城门尉,秩正六品,尉二员,副尉一员,掌门禁启闭管钥之事。至元二十年置,以四怯薛八剌哈赤为之。二十四年,复以六卫亲军参掌。凡十有一门:曰丽正,曰文明,曰顺承,曰平则,曰和义,曰肃清,曰安贞,曰健德,曰光熙,曰崇仁,曰齐化。每门设官如上。  犀象牙局,秩从六品,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司吏一人,掌两都宫殿营缮犀象龙床卓器系腰等事。中统四年置,设官一员。至元五年,增副使一员,管匠户一百有五十。其属附见:  雕木局,提领一员,掌宫殿香阁营缮之事。至元十一年置。  牙局,提领一员,管勾一员,掌宫殿象牙龙床之工。至元十一年置。  大都四窑场,秩从六品,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领匠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砖瓦,隶少府监。至元十三年置。其属三:  南窑埸,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西窑埸,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四年置。  琉璃局,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凡山采木提举司,秩从五品,掌采伐车辆等杂作木植,及造只孙系腰刀把诸物。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并从五品;同提举一员,正七品;副提举一员,正八品;吏目一员,司吏六人。至元十四年置。  上都采山提领所,秩从八品,提领、副提领、提控各一员。至元九年,以采伐材木,炼石为灰,征发夫匠一百六十三户,遂置官以统之。  凡山宛平等处管夫匠所,提领二员,同提领二员,管领催车材户提领一员。至元十五年置。  器备库,秩从五品,提点一员,从五品;大使一员,从六品;副使二员,正七品;直长四员,正八品,掌殿阁金银宝器二千余事。至元二十七年置。  甸皮局,秩正七品,大使一员,管匠三十余户。至元七年置。十四年,始定品秩。二十一年,改隶留守司。岁办熟造红甸羊皮二千有奇。  上林署,秩从七品,署令、署丞各一员,直长一员,掌宫苑栽植花卉,供进蔬果,种苜蓿以饲驼马,备煤炭以给营缮。至元二十四年置。  养种园,提领二员,掌西山淘煤,羊山烧造黑白木炭,以供修建之用。中统三年置。  花园,管勾二员,掌花卉果木。至元二十四年置。  苜蓿园,提领三员,掌种苜蓿,以饲马驼膳羊。  仪鸾局,秩正五品,掌殿庭灯烛张设之事,及殿阁浴室门户锁钥,苑中龙舟,圈槛珍异禽兽,给用内府诸宫太庙等处祭祀庭燎,缝制帘帷,洒扫掖庭,领烛剌赤、水手、乐人、禁蛇人等二百三十余户。轮直怯薛大使四员,正五品;副使二员,从六品;直长二员,正八品;都目一员,书吏二人,库子一人。至元十一年置局,秩正七品。二十三年,升正五品。至大四年,仁宗御西宫,又别立仪鸾局,设置亦同。延祐七年,增大使二员,以宦者为之。领四提领所:  烛剌赤,提领八员,提控四员。  水手,提领二员。  针工,提领一员。  蜡烛局,提领一员。  木场,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掌受给营造宫殿材木。至元四年,置南东二木场。十七年,并为一场。  大都路管领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掌大都诸色匠户理断昏田词讼等事。提举一员,从五品;同提举一员,正七品;副提举一员,正八品;吏目一人,司吏二人。中统四年,置人匠奥鲁总管府,秩从四品。至元十二年,改提举司。十五年,兼管采石人户,秩如旧。  真定路、东平路管匠官,秩从七品,每路大使一员,副使一员。中统四年置。  保定路、宣德府管匠官,秩从七品。保定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管匠官一员;宣德二员。中统四年置。  大名路管匠官,秩从七品,大使一员,管匠官三员。中统四年置。  晋宁、冀宁、大同、河间四路管匠官,秩从七品,每路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  收支库,秩正九品,掌受给营缮,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二员,直长二员,库子二人。至元四年置。  诸色库,秩从八品,掌修内材木,及江南征索异样木植,并应办官寺斋事,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司库二人。至大四年置。  太庙收支诸物库,秩从八品,大使、副使各一员,司库四人。至治二年,以营治太庙始置。  南寺、北寺收支诸物二库,秩从七品,提领、大使各一员,副使二员,司库之属凡十人。至治元年,以建寿安山寺始置。  广谊司,秩正三品。司令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二员,正五品;判官二员,正六品;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总和顾和买、营缮织造工役、供亿物色之务。至元十四年,改覆实司辨验官,兼提举市令司。大德五年,又分大都路总管府官属,置供需府。至顺二年罢之,立广谊司。  武备寺,秩正三品,掌缮治戎器,兼典受给。卿四员,正三品;同判六员,从三品;少卿四员,从四品;丞四员,从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照磨兼提控案牍一员,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辨验弓官二员,辨验筋角翎毛等官二员,令史十有三人。至元五年,始立军器监,秩四品。十九年,升正三品。二十年,立卫尉院。改军器监为武备监,秩正四品,隶卫尉院。二十一年,改监为寺,与卫尉并立。大德十一年,升为院。至大四年,复为寺,设官如旧。其所辖属官,则自为选择其匠户之能者任之。  寿武库,秩从五品,提点二员,从五品;大使二员,正六品;副使四员,正七品;库子一十人。至元十年,以衣甲库改置。  利器库,秩从五品,提点三员,大使二员,副使三员,秩品同寿武库,库子一十人。至元五年,始立军器库。十年,通掌随路军器,改利器库。  广胜库,秩从五品,掌平阳、太原等处岁造兵器,以给北边征戍军需。达鲁花赤一员,大使、副使各一员,库子一人。  大同路军器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并从五品;同提举一员,正七品;副提举一员,正八品。其属:丰州甲局,院长一员。应州甲局,院长一员。平地县甲局,院长一员。山阴县甲局,院长一员。白登县甲局,头目一人。丰州弓局,使一员。赛甫丁弓局,头目一人。  平阳路军器人匠提举司,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其属:本路投下杂造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绛州甲局,大使一员。  太原路军器人匠局,秩正七品,达鲁花赤一员,局使一员,副使一员,吏目一员。  保定军器人匠提举司,秩从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其属:河间甲局,院长一员。祈州安平县甲局,院长一员。陵州箭局,头目一人。  真定路军器人匠提举司,秩从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其属:冀州甲局,院长一人。  怀孟河南等路军器人匠局,秩正七品,局使、局副各一员。其属:怀孟路弓局,院长一员。汴梁路军器局,秩正七品,局使、局副各一员。其属:常课弓局,院长一员。常课甲局,院长一员。  益都济南箭局,秩正七品,局使一员。  彰德路军器人匠局,秩正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大名军器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上都甲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其属:兴州白局子甲局,院长一员。兴州千户寨甲局,院长一员。松州五指崖甲局,院长一员。松州胜安甲局,院长一员。  辽河等处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各一员。其属:辽盖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员。盖州甲局,局使一员。  上都杂造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奉圣州军器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蔚州军器人匠提举司,秩正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宣德府军器人匠提举司,秩正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广平路甲局,院长一员。  东平等路军器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通州甲匠提举司,秩正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苏州甲匠提举司,秩正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欠州武器局,秩从五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大都甲匠提举司,秩正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大都箭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大宁路军器人匠提举司,秩从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丰州杂造局,秩正六品,达鲁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员。  归德府军器局,院长一员。  汝宁府军器局,院长一员。  陈州军器局,院长一员。  许州军器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  咸平府军器人匠局,秩从七品,达鲁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员。  大都弓匠提举司,秩正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其属:双搭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员。成吉里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员。通州弓局,院长一员。  大都弦局,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三十年,改提举司置局。  隆兴路军器人匠局,达鲁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三十年置。  平滦路军器人匠局,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三十年置。  大都杂造局,提领二员。元贞二年置。  太仆寺,秩从二品,掌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之事。中统四年,设群牧所。至元十六年,改尚牧监。十九年,又改太仆院。二十年,改卫尉院。二十四年,罢院,立太仆寺。又别置尚乘寺以管鞍辔,而本寺止管阿塔思马匹。二十五年,隶中书,置提调官二员。大德十一年,复改太仆院。至大四年,仍为寺。卿二员,从二品;少卿二员,从四品;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七人,译史、知印、通事各二人,奏差四人,回回令史一人,典吏二人。  尚乘寺,秩正三品,掌上御鞍辔舆辇。阿塔思群牧骟马驴骡,及领随路局院鞍辔等造作,收支行省岁造鞍辔,理四怯薛阿塔赤词讼,起取南北远方马匹等事。卿四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二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奏差五人,典吏二人。至元二十四年,罢卫尉院,始设尚乘寺,领资乘库。大德十一年,升为院,秩从二品。至大四年,复为寺。延祐七年,降从三品。  资乘库,秩从五品,提点四员,从五品;大使三员,正六品;副使四员,正七品;库子四人。掌收支鞍辔等物。至元十三年置。二十年,隶卫尉。二十四年,隶尚乘寺。  长信寺,秩正三品,领大斡耳朵怯怜口诸事。卿四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寺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知印各二人,通事一人,奏差四人。大德五年置。至大元年,改升为院。四年,仍为寺,卿五员,增少卿一员,以宦者为之。延祐七年,省寺卿、少卿各一员,定置如上。  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领大都、上都二铁局并怯怜口人匠,以材木铁炭皮货诸色,备斡耳朵各枝房帐之需。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人,司吏四人。至元二十五年置。  大都铁局,秩从五品,掌斡耳朵上下往来造作妆钉房车,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十二年置。  上都铁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六年置。掌职如前。  长秋寺,秩正三品,掌武宗五斡耳朵户口钱粮营缮诸事。寺卿五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寺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知印各二人,通事一人,奏差四人。皇庆二年置。其属二:  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掌正宫造作之役,达鲁花赤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人,司吏四人。至大元年,斡耳朵三位下拨到人匠五百九十三户,始置提举司,隶中政院,后属长信寺。  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掌领武宗军上北来人匠,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人,司吏二人。至大元年置。  承徽寺,秩正三品,掌答兒麻失里皇后位下钱粮营缮等事。寺卿五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寺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知印各二人,通事一人,奏差四人。至治元年置。其属二:  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二,秩正五品,各设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人,司吏三人。至治三年置。  长宁寺,秩正三品,掌英宗速哥八剌皇后位下户口钱粮营缮等事。寺卿六员,正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寺丞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吏属令史六人,译史、知印各二人,怯里马赤一人,奏差四人。至治三年置。  长庆寺,秩正三品,掌成宗斡耳朵及常岁管办禾失房子、行幸怯薛台人等衣粮之事。寺卿六员,少卿二员,寺丞二员,品秩同长宁寺;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知印各二人,怯里马赤一人,奏差四人。泰定元年置。  宁徽寺,秩正三品,隶八不沙皇后位下。寺卿六员,少卿四员,丞二员,品秩同长庆寺;经历、知事各一员。天历二年置。  太府监,秩正三品,领左、右藏等库,掌钱帛出纳之数。太卿六员,正三品;太监六员,从三品;少监五员,从四品;丞五员,正五品;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令史八人,译史三人,通事、知印各一人,奏差四人。中统四年置。至元四年,为宣徽太府监,凡内府藏库悉隶焉。八年,升正三品。大德九年,改为院,秩从二品,院判参用宦者。至大四年,复为监,定置如上。  内藏库,秩从五品,掌出纳御用诸王段匹纳失失纱罗绒锦南绵香货诸物。提点四员,从五品;大使二员,正六品;副使二员,正七品。至元二年,置署上都。十九年,始署大都,以宦者领之。复有行内藏,二十八年省之,止存内藏及左右二库。  右藏,提点四员,大使二员,副使二员,品秩同上,掌收支金银宝钞、只孙段匹、水晶玛瑙玉璞诸物。至元十九年置。  左藏,提点四员,大使二员,副使二员,品秩同上,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丝绵绒锦木绵铺陈衣服诸物。至元十九年置。  度支监,秩正三品,掌给马驼刍粟。卿三员,正三品;太监二员,从三品;少监三员,从四品;监丞二员,从五品;经历二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照磨兼管勾一员,令史十四人,译史四人,通事、知印三人,奏差四人,典吏五人。国初,置孛可孙。至元八年,以重臣领之。十三年,省孛可孙,以宣徽兼其任。至大二年,改立度支院。四年,改为监。  利用监,秩正三品,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监卿八员,正三品;太监五员,从三品;少监五员,从四品;监丞四员,正五品;经历、知事、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八人,译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一人,奏差六人,典吏三人。至元十年置。二十年罢,二十六年复置。大德十一年,改为院。至大四年,复为监。  资用库,秩从五品,提点二员,从五品;大使三员,正六品;副使五员,正七品;库子五人。至元二年置,隶太府。十年,隶利用。  怯怜口皮局人匠提举司,秩正五品,提举二员,同提举一员,提控案牍一员。中统元年置局。至元六年,改提举司。  杂造双线局,秩从八品,造内府皮货鹰帽等物,大使、副使、直长、典史各一员。  熟皮局,掌每岁熟造野兽皮货等物,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至元二十年置。  软皮局,掌内府细色银鼠野兽诸色皮货,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至元二十五年置。  斜皮局,掌每岁熟造内府各色野马皮胯,副使二员。至元二十年置。  貂鼠局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年置。  貂鼠局,副使二员,直长一员。至元十九年立。  染局,副使一员,直长一员,管勾一员,掌每岁变染皮货。至元二十年始置。  熟皮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典史一人,司吏一人。至元六年置。  中尚监,秩正三品,掌大斡耳朵位下怯怜口诸务,及领资成库氈作,供内府陈设帐房帘幕车舆雨衣之用。监卿八员,正三品;太监二员,从三品;少监二员,从四品;监丞二员,正五品;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令史七人,译史三人,通事二人,知印二人,奏差五人。至元十五年,置尚用监。二十年罢。二十四年,改置中尚监。三十年,分置两都滦河三库怯怜口杂造等九司局而总领之。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复为监,参用宦者三人。  资成库,秩从五品,掌造氈货。提点三员,从五品;大使三员,正六品;副使三员,正七品。至元二年置,隶太府。二十三年,始归于监。  章佩监,秩正三品,掌宦者速古兒赤所收御服宝带。监卿五员,正三品;太监四员,从三品;少监二员,从四品;监丞二员,正五品;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令史七人,译史二人,通事二人,奏差四人。至元二十二年置。至大元年,升为院,秩从二品。四年,复为监,定置如上。  御带库,秩从五品,掌系腰偏束等带并绦环诸物,供奉御用,以备赐予。提点三员,大使三员,副使二员,品秩同资成。至元二十八年置,俱以中官为之。元贞二年,增二员,兼署上都之事。  异珍库,秩从五品,掌御用珍宝、后妃公主首饰宝贝。提点三员,大使三员,副使二员,品秩同上。至元二十八年置。  经正监,秩正三品,掌营盘纳钵及标拨投下草地,有词讼则治之。太卿一员,正三品;太监二员,从三品;少监二员,从四品;监丞二员,正五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八人,译史四人。至大四年置。监卿、太监、少监并奴都赤为之,监丞流官为之。  都水监,秩从三品,掌治河渠并堤防水利桥梁闸堰之事。都水监二员,从三品;少监一员,正五品;监丞二员,正六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十人,蒙古必阇赤一人,回回令史一人,通事、知印各一人,奏差十人,壕寨十六人,典吏二人。至元二十八年置。二十九年,领河道提举司。大德六年,升正三品。延祐七年,仍从三品。  大都河道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一员,从五品;同提举一员,从六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  秘书监,秩正三品,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卿四员,正三品;太监二员,从三品;少监二员,从四品;监丞二员,从五品;典簿一员,从七品;令史三人,知印、奏差各二人,译史、通事各一人,典书二人,典吏一人。属官:著作郎二员,从六品;著作佐郎二员,正七品;秘书郎二员,正七品;校书郎二员,正八品;辨验书画直长一员,正八品。至元九年置。其监丞皆用大臣奏荐,选世家名臣子弟为之。大德九年,升正三品,给银印。延祐元年,定置卿四员,参用宦者二人。  司天监,秩正四品,掌凡历象之事。提点一员,正四品;司天监三员,正四品;少监五员,正五品;丞四员,正六品;知事一员,令史二人,译史一人,通事兼知印一人。属官:提学二员,教授二员,并从九品;学正二员,天文科管勾二员,算历科管勾二员,三式科管勾二员,测验科管勾二员,漏刻科管勾二员,并从九品;阴阳管勾一员,押宿官二员,司辰官八员,天文生七十五人。中统元年,因金人旧制,立司天台,设官属。至元八年,以上都承应阙官,增置行司天监。十五年,别置太史院,与台并立,颁历之政归院,学校之设隶台。二十三年,置行监。二十七年,又立行少监。皇庆元年,升正四品。延祐元年,特升正三品。七年,仍正四品。  回回司天监,秩正四品,掌观象衍历。提点一员,司天监三员,少监二员,监丞二员,品秩同上;知事一员,令史二员,通事兼知印一人,奏差一人。属官:教授一员,天文科管勾一员,算历科管勾一员,三式科管勾一员,测验科管勾一员,漏刻科管勾一员,阴阳人一十八人。世祖在潜邸时,有旨征回回为星学者,札马剌丁等以其艺进,未有官署。至元八年,始置司天台,秩从五品。十七年,置行监。皇庆元年,改为监,秩正四品。延祐元年,升正三品,置司天监。二年,命秘书卿提调监事。四年,复正四品。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品秩职掌如大都留守司,而兼治民事。车驾还大都,则领上都诸仓库之事。留守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留守二员,正四品;判官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照磨兼管勾一员,令史四十四人,译史六人,回回令史三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一十二人。国初,置开平府。中统四年,改上都路总管府。至元三年,又给留守司印。十九年,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其属附见:  修内司,秩从五品,掌营修内府之事。大使一员,从五品;副使三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至元八年置。  祗应司,秩从五品,掌妆銮油染裱褙之事。大使一员,从五品;副使二员,正七品;直长三员,正八品。  器物局,秩从五品,掌造铁器,内府营造钉线之事,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二员。  仪鸾局,秩正五品,大使二员,副使三员,直长二员。至大四年,罢典设署,改置为局。  兵马司,秩正四品,指挥使三员,副指挥使二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八人。至元二十九年置。  警巡院,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警巡使一员,副使二员,判官二员,司吏八人。  开平县,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主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一员,司吏八人。  平盈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三十年置。  万盈库,达鲁花赤、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初置。  广积仓,达鲁花赤、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初,置永盈仓。大德间,改为广积仓。  万亿库,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六人,译史一人。至元二十三年置。  行用库,提点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税课提举司,秩正五品,提举二员,同提举、副提举、提控案牍各一员。元贞元年置。  八作司,品秩职掌,悉与大都左右八作司同,达鲁花赤一员,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饩廪司,掌诸王驸马使客饮食,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年,置上都应办所。延祐五年,改为饩廪司。  尚供总管府,秩正三品,掌守护东凉亭行宫,及游猎供需之事。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同知一员,从四品;副总管一员,从五品;判官一员,正六品;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令史、译史、知印、奏差有差。至元十三年,置只哈赤八剌哈孙达鲁花赤。延祐二年,改总管府。其属附见。  香河等处巡检司,巡检一员,司吏一人。  景运仓,秩从五品,提点一员,从五品;大使一员,正六品;副使一员,正七品。至元二十一年置。  法物库,秩从九品,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二十九年置。  云需总管府,秩正三品,掌守护察罕脑兒行宫,及行营供办之事。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同知一员,从四品;副总管一员,从五品;判官一员,正六品;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延祐二年置。  大都路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二员,都总管一员,副达鲁花赤二员,同知二员,治中二员,判官二员,推官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提控案牍四员,照磨兼管勾一员,令史九十有五人,译史二人,回回令史一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奏差二十一人。国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中统五年,称中都路。至元九年,改号大都。二十一年,始专置大都路总管府,秩从三品,置都达鲁花赤、都总管等官。二十七年,升为都总管府,进秩正三品,领府一、州十有一。凡本府官吏,唯达鲁花赤一员及总管、推官专治路政,其余皆分任供需之事,故又号曰供需府焉。其属附见:  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凡二,秩正四品,掌京城盗贼奸伪鞫捕之事,都指挥使二员,副指挥使五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吏十四人。至元九年,改千户所为兵马司,隶大都路。而刑部尚书一员提调司事,凡刑名则隶宗正,且为宗正之属。二十九年,置都指挥使等官,其后因之。一置司于北城,一置司于南城。  司狱司,凡三,秩正八品,司狱一员,狱丞一员,狱典二人,掌囚系狱具之事。一置于大都路,一置于北城兵马司,通领南城兵马司狱事。皇庆元年,以两司异禁,遂分置一司于南城。  左、右警巡二院,秩正六品,达鲁花赤各一员,使各一员,副使、判官各三员,典史各三人,司吏各二十五人。至元六年置。领民事及供需,视大都路。大德五年,分置供需院,以副使、判官、典史各一员主之。  大都警巡院,品职分置如左、右院,达鲁花赤一员,使一员,副使二员,判官二员,典史二员,司吏二十人。大德九年置,以治都城之南。  大都路提举学校所,秩正六品。提举一员,教授二员,学正二员,学录一员。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国学,以故孔子庙为京学,而提举学事者,仍以国子祭酒系衔。  管领诸路打捕鹰房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同知一员,副总管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宛平县,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三员,主簿三员,尉一员,典史三员,司吏二十六人。至元十一年置,治大都丽正门以西。  大兴县,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主簿二员,尉一员,典史三员,司吏一十五人。至元十一年置,治大都丽正门以东。  东关厢巡检司,秩从九品,巡检三员,司吏一人,掌巡捕盗贼奸宄之事。至元二十一年置。  西北、南关厢两巡检司,设置并同上。

版权声明:

本站《志第四十 百官六-元史》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能完全保证作品版权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成语对对子网,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处理。

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元史

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 元之官制,其大要具见于前,自元统、至元以来,颇有沿革增损之异。至正兵兴,四郊多垒著作”是“必读的共产主义教科书”,“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中书、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元史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的天人合一之论。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副詹事、詹,

志第四十 百官六-元史

志第四十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墨子墨家思想的著作总汇。旧题为战国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的天人合一之论。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允各一员。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大德九年,复立詹事院,寻罢。十一年,更置詹事院,秩从一品,设官十二员。至大四年罢。延祐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如前。天历元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二年罢,复立詹事院。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其属附见:  家令司,秩三品,家令、家丞各二员,典簿二员,照磨一员,掌太子饮膳供帐仓库。至元二十年置。三十一年,改内宰司,隶徽政。大德十一年复立,秩升从二。至大四年罢。延祐四年复立,秩正三品。七年罢。泰定元年,复以内宰司为家令司。天历元年罢,未几复立。二年又罢。  典幄署,掌太子供帐,令、丞各二员,书史、书吏各二人。  府正司,秩从三品,掌鞍辔弓矢等物。至元二十年置。府正、府丞各二员,典簿二员,照磨一员。三十一年,改官正司。大德十一年,复为府正司。至大四年罢。延祐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复立。天历二年,增府正、府丞各二员,寻罢。  资武库,掌军器,提点一员,大使一员。  骥用库,掌鞍辔,提点一员,大使一员。  延庆司,秩正三品,掌修建佛事,使二员,同知一员,副使、典簿各二员,照磨一员。至元二十一年始立,隶詹事院。三十一年,隶徽政院。大德十一年,立詹事院,别立延庆司,秩仍正三品,置卿、丞等员。泰定元年,改隶詹事院。天历元年罢,二年复立,增丞二员。  典用监,卿四员,太监二员,少监二员,丞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照磨一员,掌供须、文成、藏珍三库,内府供给段匹宝货等物。至大元年立。天历二年,设官如故,以三库隶内宰司。  典医监,秩正三品,领东宫太医,修合供进药饵。至元十九年,置典医署,秩从五品。三十一年,改掌医署,寻罢。大德十一年,复立典医监。至大四年罢,泰定四年,复立署。天历二年,改典医监,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二员,卿三员,太监二员,少监二员,丞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吏属凡十八人。其属司一、局二。  广济提举司,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掌修合药饵,以施贫民。  行典药局,达鲁花赤一员,大使、副使各二员,掌供奉东宫药饵。  典药局,达鲁花赤一员,大使、副使、直长各二员,掌修制东宫药饵。  典牧监,秩正三品,卿二员,太监二员,少监二员,丞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照磨一员,吏属凡十六人,掌孳畜之事。天历二年始置。  储膳司,秩正三品,卿四员,少卿二员,丞二员,主事二员,照磨一员,令史六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二人,奏差六人,典吏四人,掌皇太子饮膳之事。天历二年立。  典宝监,秩正三品,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吏属八人。至元十九年,立典宝署,从五品。二十年,升正五品。三十一年罢。大德十一年立监,秩正三品。至大四年罢。延祐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复置。天历元年罢,二年复置。  以上俱系詹事院司属。  掌谒司,秩正三品,司卿四员,少卿四员,丞二员,典簿二员,典书九人,奏差二人,知印、译史、通事各一人。至元三十一年,改典宝署为掌谒司,秩从五品,设官如之。元贞元年,升四品,设官四员。大德十一年,升正三品。至治三年罢。  甄用监,秩正三品,卿三员,太监、少监、丞各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掌供须、文成、藏珍三库出纳之事。至大元年设,至治三年罢。  延福司,秩正三品,令、丞各四员,典簿二员,照磨一员,掌供帐及扈从盖造之人。大德十一年置,后并入群牧监。  章庆使司,秩正三品,司使四员,同知、副使、司丞各二员,经历、都事各二员,照磨、管勾各一员。至大三年立,至治三年罢。  奉徽库,秩从五品,提点、大使各二员,副使四员,库子六人,掌内府供给。至治三年罢,并入文成等库。  寿和署,秩正五品,署令四员,署丞六员。旧隶仪凤司,皇庆元年,改隶徽政院,遂为章庆使司之属。至治二年罢。  上都掌设署,秩正五品,署令五员,署丞二员。至大四年立,至治三年罢。  掌医监,秩正五品,领监官一员、达鲁花赤一员、卿四员、太卿五员、太监五员、少监六员、丞二员。至元三十一年,改典医为掌医署,秩五品。至大元年升监,设已上官员。至治三年罢。  修合司药正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副使、直长各二员,掌药六人,掌修合御用药饵。至治三年罢。  行箧司药局,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使、副使各二员,掌供奉御用药饵。至治三年罢。  广济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掌修合药饵,以济贫民。  群牧监,秩正二品,掌中宫位下孳畜,卿三员,太卿、少卿、监丞各二员。至大四年立,至治三年罢。  掌仪署,秩正五品,令、丞各二员,掌户口房舍等。至元二十年立,隶詹事院。三十一年,改隶徽政院。泰定元年,改典设署。  上都掌仪署,秩五品,令、丞各一员,掌户口房舍等。大德十一年立,至治三年罢。  江西财赋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掌事产户口钱粮造作等事。至元二十七年立,至治二年罢。  织染局,局使、副使、局副各一员,相副官一员。  桑落娥眉洲管民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封郭等洲管民提领所,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龙兴打捕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鄂州等处民户水陆事产提举司,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掌太子位下江南园囿地土庄宅人户。至元二十一年立,隶詹事,后改隶徽政。至治三年罢。  瑞州上高县户计长官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长官、副长官各一员,领本处户八千。后隶徽政院,至治三年罢。  以上俱系徽政院司属。  左都威卫使司,秩正三品,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至元十六年,以侍卫亲军一万户拨属东宫,立侍卫都指挥使司。三十一年,改隆福宫左都威卫使司,隶中宫。至大三年,选造作军士八百人,立千户所一、百户翼八以领之,而分局造作。延祐二年,置教授二。至治三年,罢军匠千户所。  镇抚所,镇抚二员,都目一员。  行军千户所,千户二员,副千户二员,知事、弹压各一员,百户二十员。  屯田左右千户二所,千户二员,都目一员,弹压一员,百户每所二十员。  弩军千户所,千户二员,都目一员,弹压一员。  资食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右都威卫使司,秩正三品,卫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中统三年,以世祖五投下探马赤立总管府,秩四品,设总管一员。二十一年,拨属东宫。二十二年,改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三十一年,改隆福宫右都威卫使司,秩仍旧。延祐二年,置儒学教授一员。四年,增蒙古字教授一员。其属附见:  镇抚司,镇抚二员,都目一员。  行军千户凡五所,秩正四品,千户五员,副千户五员,知事五员,百户五十员,弹压五员。  屯田千户所,秩正五品,千户二员,弹压一员,百户七员,都目一人。  广贮仓,秩从九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攒典一人。  卫候直都指挥使司,秩正四品。至元二十年,以控鹤一百三十五人,隶府正司。三十年,隶家令司。三十一年,增控鹤六十五人,立卫候司以领之,兼掌东宫仪从金银器物,置卫候一员,副卫候二员,及仪从库百户。大德十一年,复增怀孟从行控鹤二百人,升都指挥使司,秩正四品。延祐元年,升正三品。七年,降正四品。至治三年罢。四年,以控鹤六百三十人,归中宫位下。泰定四年,复立司,秩仍正四品。达鲁花赤二员,佩三珠虎符;都指挥使二员,佩三珠虎符;副指挥使二员,佩双珠虎符;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令史四人,译史、通事各一人,奏差二人。其属附见:  百户所凡六,秩从七品,每所置百户二员。  仪从库,秩从七品,大使二员,副使一员。  内宰司,秩三品。至元三十一年,既立徽政院,改家令为内宰司。泰定元年,复为家令司。天历元年罢,未几复立。二年罢,复改内宰司。内宰六员,司丞四员,典簿二员,照磨一员,令史十有二人,译史、知印、通事各二人,奏差六人,典吏四人。其属附见:  典膳署,秩五品,令二员,丞二员,书吏二员,仓赤三十五人,掌内府饮膳之事。至元十九年始立,隶家令司。三十一年,改掌膳,隶内宰。泰定元年,复改为典膳。  洪济镇,提领三员,掌办纳雁只,隶典膳署。  柴炭局,秩从七品,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十年,以东宫位下民一百户烧炭二月,军一百人采薪二月,供内府岁用,立局以主其出纳,设官三员,俱受詹事院札。大德十一年,隶徽政院。  藏珍、文成、供须三库,秩俱从五品,各设提点二员、大使二员、副使二员,分掌金银珠玉宝货、段匹丝绵、皮氈鞍辔等物。国初,詹事出纳之事,未有官署印信,至元二十七年分为三库,各设官六员,及库子有差。  提举备用库,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大使一员,提控案牍一员,掌出纳田赋财赋、差发课程、一切钱粮规运等事。至元二十年置。二十二年,设达鲁花赤及首领官。  嘉醖局,秩五品。至元十七年,立掌饮局。大德十一年,改掌饮司,秩升正四品。延祐六年,降掌饮司为局。至治三年罢。泰定四年复立。天历二年,改嘉醖局,提点二员,大使二员,副使二员,书史一员,书吏四人。  西山煤窑场,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二员,俱受徽政院札。至元二十四年置。领马安山大峪寺石灰煤窑办课,奉皇太后位下。  保定等路打捕提领所,秩从七品,提领四员,典史一员。至元十一年,收集人户为打捕户计,及招到管丝银差发税粮等户,立提领所。  广平彰德课麦提领所,秩从七品。至元三十年,以二路渡江时驻跸之地,召民种佃,遂立所,置官统之。  广惠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三十年,以钞本五千锭立库,放典收息,纳于备用库。  丰裕仓,秩从七品,掌收贮中宫位下糯米。至治二年,设提领等官。三年罢。天历二年,立储政院,复给印,置监支纳一员、仓使一员、攒典二人。  备物库,秩从七品,掌东宫造作颜料及杂器等物。至元二十五年置,隶詹事院。大德元年给印。十一年,置官四员。至治三年罢,泰定三年复立。大使二员,副使二员,库子二人,攒典二人。  管领怯怜口诸色民匠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同知一员,正四品;副总管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照磨、管勾各一员,令史十人,知印二人,通事一人,译史二人,奏差六人,典史四人,领怯怜口人匠造作等事。至大三年,立总管府。至治三年罢。天历元年复立,隶储政院。其属附见:  管领大都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首领官一员,司吏四人,部役二人。  管领上都怯紞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首领官一员,司吏四人,部役二人。  典制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直长二员。  典设署,秩从五品,令、丞各四员,书史一员,书吏四人,掌内府术剌赤二百二十户。至元二十年置。三十一年,改掌仪署,隶内宰司。泰定元年,复为典设。天历二年,隶本府。  杂造人匠提举司,秩从四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都目一员,司吏二人,部役二人。至元八年置。初隶缮珍司,至大三年改隶章庆司。章庆罢,凡造作之事悉归之。天历二年,隶本府。  杂造局,秩正九品,院长一员,直长一员,管勾一员。  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秩正三品。中统五年,命招集析居放良还俗僧道等户,习诸色匠艺,立管领怯怜口总管府,以司其造作,秩正四品。至元九年,升正三品。大德十一年,改缮珍司。延祐六年,升徽仪使司,秩正二品。七年,仍为缮珍司,官属如旧。至治三年,复改都总管府。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二员,并正三品;同知一员,正五品;副总管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照磨、提控案牍各一员,令史四人,译史一人,奏差二人,典吏一人。其属附见:  上都诸色民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吏目各一员。至元十九年立。至大元年,增达鲁花赤一员。至治三年,省增置之员,设官如旧。  金银器盒局,秩从八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染局,秩正八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杂造局,正八品,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七年置。  泥瓦局,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七年置。  铁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上都葫芦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器物局,副使一员。中统五年置。  砑金局,大使一员。至元二十年置。  鞍子局,大使一员。至元七年置。  云州管纳色提领所,提领一员,掌纳色人户。至元七年置。  大都等路诸色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六年置。其属附见:  双线局,提领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八年置,受詹事院札。  大小木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十八年置,受詹事院札。元贞元年,并领皇后位下木局。  盒钵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七年立,受府札。  管纳色提领一员,受府札,管铜局、筋局、锁兒局、妆钉局、雕木局。至元三十年置。  成制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员,司吏四人,部役二人,掌缝制之事。至元二十九年置,设官四员,受院札。大德二年,升提举司。至治三年罢,泰定四年复置。  上都、大都貂鼠软皮等局提领所,提领二员。至元九年置,受府札。二十七年,给从七品印,改受省札。大德十一年,给从六品印,改受敕牒。至治三年,仍改受省札。其属附见:  大都软皮局,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三年置。  斜皮局,局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三年置。  上都软皮局,局使一员,副使一员。至无十三年置。  牛皮局,大使一员。至元十三年置。  金丝子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十二年置,掌金丝子匠造作之事。  画油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二十年置,受詹事院札。  氈局,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十三年,收集人户为氈匠。二十六年,始立局。  材木库,大使、副使各二员。至元十六年置,掌造作材木。  玛瑙玉局,大使、副使各一员,直长二员。至元十四年置。  大都奥鲁提领所,提领一员,掌理人匠词讼。至元十八年置,受詹事院札。  上都奥鲁提领所,提领一员,同提领一员,掌理人匠词讼。至元十八年置,受詹事院札。  上都异样毛子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十年置,受詹事院札。  上都氈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直长一员。至元二十年置,受詹事院劄。  上都斜皮等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十年置,受詹事院札。  蔚州定安等处山场采木提领所,秩正八品,提领一员,大使一员,副使二员。至元十二年置。  上都隆兴等路杂造鞍子局,提领一员,大使一员,直长二员。至元二十二年置,受詹事院札。  真定路冀州杂造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掌造作之事。至元十九年置。  珠翠局,大使、副使各一员,直长一员。至元三十年置。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胭粉人户总管府,秩正四品。至元十四年,打捕鹰房达鲁花赤,招集平滦散逸人户。二十九年,立总管府。大德十一年,拨隶皇太后位下。延祐六年,升正四品,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首领官一员,令史四人,译史一人,奏差二人。  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怯怜口民匠总管府,国初招集怯怜口哈赤民匠一千一百余户,中统元年,立总管府。二年,给六品印,掌户口钱帛差发等事。至元九年,拨隶安西王位下。皇庆元年,又属公主皇后位下。延祐元年,改隶章庆司。天历二年,又改隶储政院。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俱受御宝圣旨;同知一员,副总管一员,俱受安西王令旨;知事一员,令史二人。其属附见:  织染提举司,秩正七品,掌织造段匹。提举一员,受安西王令旨;同提举一员,本府拟人;副提举一员,都目一员,俱受安西王傅札;司吏一人。  管民提领所,凡三,大都路兼奉圣州提领六员,曹州提领二员,河间路提领三员,受本府札。  管地提领所,凡二,奉圣州提领三员,东安州提领三员,受本府札。  管领诸路怯怜口民匠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至元七年,招集析居从良还俗僧道,编籍人户为怯怜口,立总管府以领之。十四年,以所隶户口善造作,属中宫。十六年,立织染、杂造二局以司造作,立提领所以司徭役。二十五年,改升正三品。延祐六年,改缮用司,仍三品。七年,复改府。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同知二员,正五品;副总管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兼照磨各一员,令史五人,译史一人。其属附见:  各处管民提领所,秩正七品。  河间,益都,保定,冀宁,晋宁,大名,济宁,卫辉,宣德。  以上九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相副官二员,典史一人,司吏二人。  汴梁,曹州,大同,开元,大宁,上都,济南,真定。  以上八所,提领、副提领、相副官各一员,典史一人,司吏一人。  大都,归德,鄂汉。  以上三所,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员,相副官一员,大都增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织染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杂造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弘州衣锦院,秩正七品,大使、副使、直长各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丰州毛子局,秩正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缙山毛子旋匠局,秩正七品,大使一员,典史、司吏各一人。  徐邳提举司,秩正五品,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司吏各一人。  广备库,大使、副使各一员,俱受院札。  汴梁等路管民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府判各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国初,立息州总管府,领归附六千三百余户。元贞元年,又并寿颍归附民户二千四百余户,改汴梁等路管民总管府,掌各屯佃户差发子粒,隶徽政院。泰定元年,改隶詹事院,后隶储政院,其属库一,提领所八,管佃提领十二。  常盈库,大使、副使各一员。  提领所:  新降户,真阳,新蔡,息州,汝宁,陈州,汴梁,郑州,真定。  以上八所,每所提领各一员,副提领、相副官有差。  管佃提领:  汝阳五里冈,许州郾城县,青龙宋冈,陈州项城商水等屯,分山曲堰,许州临颍屯,许州襄城屯,汝阳金乡屯,颍丰堰,遂平横山屯,上蔡浮召屯,汝阳县烟亭屯。  以上十有二处,各设提领二员。  江淮等处财赋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总管各一员,并正三品;同知一员,正五品;副总管二员,从五品;经历、知事、照磨兼提控案牍各一员,令史十五人,奏差十五人,译史一人,典吏三人。至元十六年,以宋谢太后、福王所献事产,及贾似道地土、刘坚等田,立总管府以治之。大德四年罢,命有司掌其赋。天历二年复立,其赋复归焉。  储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杭州织染局,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  扬州等处财赋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提控案牍、都目各一员。其属附见:  安庆等处河泊所,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建康等处财赋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提控案牍、都目各一员。  建康织染局,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  黄池织染局,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  建康等处三湖河泊所,提领、大使、副使、相副官各一员。  池州等处河泊所,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平江等处财赋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提控案牍、都目各一员。  杭州等处财赋提举司,设官同上。  陕西等处管领毛子匠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国初,收集织造毛子人匠。至元三年,置官二员,皆世袭。  昭功万户都总使司,秩正三品。都总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一员,从三品;副使二员,正四品;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令史六人,译史六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奏差六人,典吏四人。至顺二年立,凡文宗潜邸扈从之臣,皆领于是府。其属则宫相、膳工等司。  宫相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二员,都总管一员,副达鲁花赤二员,同知二员,副总管二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承发架阁各一员。至顺二年,罢宫相府并鹤驭司,改怯怜口钱粮总管府为本府。  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同知一员,副总管二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照磨各一员。至元二十年,为管领织染段匹匠人设总管府。元贞二年,以营缮浩繁,事务冗滞,升为都总管府,隶徽政院。天历元年,改隶储庆使司。三年,改属宫相。  织染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十三年,改织染提举司为局。  绫锦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八年置。九年,以招收析居放良还俗僧道为工匠,二百八十有二户,教习织造之事,遂定置以上官。  纹锦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国初,以招收漏籍人户,各管教习立局,领送纳丝银物料织造段匹。至元八年,设长官。十二年,以诸人匠赐东宫。十三年,罢长官,设以上官掌之。  中山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国初,以招收随路漏籍不当差人户,立局管领,教习织造。至元十二年,以赐东宫,遂定置局官如上。  真定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国初,招收户计。中统元年置,掌织染造作。至正十六年,以赐东宫,设官悉如旧。  弘州、荨麻林纳失失局,秩从七品,二局各设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五年,招收析居放良等户,教习人匠织造纳失失,于弘州、荨麻林二处置局。十六年,并为一局。三十一年,徽政院以两局相去一百余里,管办非便,后为二局。  大名织染杂造两提举司,秩正六品。至元二十一年置,掌大名路民户内织造人匠一千五百四十有奇,各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一员。三十年,增置杂造达鲁花赤一员。  供用库,秩从九品,大使、副使各一员,受徽政院札。国初,为绫锦总库。至元二十一年,改为供用库。  管领诸路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总管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都总管、同知、治中、府判各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掌人匠一万三千有奇,岁办税粮皮货,采捕野物鹰鹞,以供内府。至元十二年,赐东宫位下,遂以真定所立总管府移置大都,隶詹事。十六年,合并所管之户,置都总管以总治之。三十一年,詹事院罢,隶徽政。至大四年,隶崇祥院。延祐六年,又隶詹事。天历元年,隶储庆使司。至顺元年,改属宫相府。  管领上都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大使司,大使、副使各一员。  管领顺德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达鲁花赤、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冀宁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大都左右巡院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固安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中山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济南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德州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益都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大同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济宁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兴和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晋宁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顺州稻田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怀庆稻田提领所,提领一员。  管领檀州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大宁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蓟州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管领真定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设官同上。  管领赵州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设官同上。  管领保定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设官同上。  管领冀州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设官同上。  管领汴梁等处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提领所,设官同上。  广衍库,大使一员。  管领滑山炭场所,大使一员。  缮工司,秩正三品,卿二员,少卿二员,丞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兼提控案牍、管勾承发架阁各一员,令史四人,译史二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一人,典吏三人,掌人匠营造之事。天历二年置。其属附见:  金玉珠翠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员,司吏四人。  大都织染提举司,提举二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员,司吏四人。  大都杂造提举司,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员,司吏四人。  富昌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库子二人,攒典一人。  内史府,秩正二品。内史九员,正二品;中尉六员,正三品;司马四员,正四品;谘议二员,从五品;记室二员,从六品;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从八品;掾史八人,译史四人,知印、通事各二人,宣使五人,典吏二人。至元二十九年,封晋王于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改王傅为内史,秩从二,置官十四员。延祐五年,升正二品,给印,分司京师,并分置官属。  延庆司,秩正三品,掌王府祈禳之事。使三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典簿一员,从七品;令史二人,译史、知印、通事各一人,奏差二人。至元二十七年置。  断事官,秩正三品,理王府词讼之事。断事官一十六员,正三品;经历、知事各一员,令史三人。  典军司,秩从七品,掌控鹤百二十有六人,典军二员,副使二员。大德四年置。  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秩正二品,总四斡耳朵位下户计民匠造作之事。达鲁花赤二员,都总管一员,同知一员,副总管二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令史四人,奏差二人。至元二十四年置。官吏不入常调,凡斡耳朵之事,复置四总管以分掌之。  管领保定等路阿哈探马兒诸色人匠总管府,秩从二品,掌太祖大斡耳朵一切事务。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知事一员,吏二人。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曹州东平等路民匠提举司,秩从五品,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大都纳绵提举司,秩从六品,达鲁花赤、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上都大都奉圣州长官司,秩从六品,管领出征军五十有一户,达鲁花赤、长官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保定织染局,秩从六品,管匠一百有一户,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丰州捏只局,头目一员,掌织造花毯。至元十七年置。  管领打捕鹰房民匠达鲁花赤总管府,秩正四品,掌二皇后斡耳朵位下岁赐财物造作等事,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知事各一员,吏二人。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口子迤北长官司,秩从五品,掌领户计二百有六,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随路诸色民匠达鲁花赤等官,秩正五品,统民匠一千五百二十有五户,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随路打捕纳绵民匠长官司,秩从五品,掌民匠一百七十有九户,达鲁花赤、长官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大都民匠提举司,秩正七品,掌民匠二百有二户,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涿州成锦局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领匠一百有二户,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河间民匠提举司,秩从四品,掌民匠二百一十户,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河间沧州等处长官司,秩正五品,领户计五百四十有八,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河间临邑等处军民长官司,秩正七品,掌军民二百有二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至元二十一年置。  管领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户总管府,秩从四品,掌太祖斡耳朵四季行营一切事务,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知事各一员,司吏二人。大德二年置。  管领涿州等处民匠异锦局,秩正五品,掌民匠一百五十户,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上用织染局,秩从七品,掌工匠七十有八户,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上都大都曲米等长官司,秩从七品,领民匠七十有九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彰德等处长官司,秩从七品,掌民一百一十有七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上都大都等处长官司,秩从五品,掌民二百六十有一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泰安等处长官司,秩正七品,掌民一百有一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曹州等处长官司,秩从五品,管民一百有五户,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大德二年置。  管领随路打捕鹰房诸色民匠怯怜口总管府,秩从三品。掌太祖四皇后位下四季行营并岁赐造作之事,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兼照磨各一员,司吏二人。延祐五年置。  管领大都上都打捕鹰房纳米面提举司,秩从五品,统领一百九十有五户,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延祐五年置。  管领大都涿州织染提举司,秩从七品,掌领九十有六户,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延祐五年置。  管领河间路清州人匠提举司,秩从五品,掌户计二百三十有四户,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延祐五年置。  管领随路打捕鹰房诸色民匠总管府,秩正四品,掌北安王位下岁赐钱粮之事,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知事各一员。至元二十二年置。  管领大都等处纳绵提举司,秩正七品,掌纳绵户计七百有三户,达鲁花赤、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二年置。  管领大都等处金玉民匠稻田提举司,秩从五品,掌纳绵人匠五百二十有一户,达鲁花赤、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二年置。  管领大都苏州等处打捕提举司,秩从五品。掌打捕户及民匠六百余户。达鲁花赤、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二十二年置。  杂造局,秩正六品,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六年置。  怯怜口诸色民匠达鲁花赤并管领上都纳绵提举司,秩正五品,掌迭只斡耳朵位下怯怜口诸色民匠及岁赐钱粮等事,达鲁花赤、长官、同知、副长官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上都人匠提领所,秩从七品,达鲁花赤、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员。至元二十四年置。  上都大都提领所,秩从七品,掌本位下怯怜口等事,达鲁花赤、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二十七年置。  归德长官司,秩从六品,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各一员。至治三年置。  管领上都大都诸色人匠纳绵户提举司,秩从五品。掌斡耳朵位下岁赐等事。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各一员。至元十七年置。  致用库,秩从七品,提领、大使各一员,副使二员。至元二十七年置。  提领司,秩从八品,提领三员,副提领一员。至元十一年置。  上都人匠局,秩从七品,达鲁花赤二员,副使二员。至元二十七年置。  诸王傅官,宽彻不花太子至齐王位下,凡四十五王,每位下各设王傅、傅尉、司马三员。傅尉,唯宽彻不花、也不干、斡罗温孙三王有之。自此以下,皆称府尉,别于王傅之下,司马之上。而三员并设,又多寡不同,或少至一员,或多至三员者。齐王则又独设王傅一员。  都护府,秩从二品,掌领旧州城及畏吾兒之居汉地者,有词讼则听之。大都护四员,从二品;同知二员,从三品;副都护二员,从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令史四人,译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一人,宣使四人,典吏二人。至元十一年,初置畏吾兒断事官,秩三品。十七年,改领北庭都护府,秩二品,置官十二员。二十年,改大理寺,秩正三品。二十二年,复为大都护,品秩如旧。延祐三年,升正二品。七年,复从二品,定官制如上。  崇福司,秩二品,掌领马兒哈昔列班也里可温十字寺祭享等事。司使四员,从二品;同知二员,从三品;副使二员,从四品;司丞二员,从五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一员,正八品;令史二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宣使二人。至元二十六年置。延祐二年,改为院,置领院事一员,省并天下也里可温掌教司七十二所,悉以其事归之。七年,复为司,后定置已上官员。

【版权声明】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元史》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元史

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第一推动力学说(卷7、8、9、12)等。是研究亚里士多德哲,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

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元史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的天人合一之论。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副詹事、詹

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 

光绪二十年。甲午正月甲午。上御乾清宫。赐廷臣大学士等燕。  

○谕内阁、本日召见理藩院尚书松森、询以该衙门有无熟谙蒙文人员。该尚书奏对未能明晰。松森著交部议处。此次具奏事件。该尚书何以又未呈递膳牌。著明白回奏。寻吏部议、应降一级留任。毋庸抵销。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此次内务府开送司员名虽。人数过多。著该衙门堂官核实删减。送交军机处呈递。  

○乙未。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德馨奏、遵旨查传编修饶士胜业已先期赴京一摺。著翰林院饬查该编修何日到京。即行归案研讯。原摺均著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国君主举行二十五年婚期庆礼。请颁给贺书礼物。得旨、著由该衙门酌量备办。  

○丙申。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本年予六旬庆辰。各省文武大员。情殷祝嘏。业经降旨于各省将军督抚副都统提镇藩臬内。每省各酌派二三员。来京庆祝。兹派盛京礼部侍郎文兴、副都统济禄。吉林副都统沙克都林札布。黑龙江副都统文全。直隶总督李鸿章。察哈尔副都统吉升阿。密云副都统国俊。直隶提督叶志超。江甯将军丰绅。漕运总督松椿。江甯布政使瑞璋。江苏按察使陈湜。安徽寿春镇总兵任祖文、布政使德寿。青州副都统讷钦。山东布政使汤聘珍。绥远城将军克蒙额。山西按察使张汝梅。河南巡抚裕宽。河北镇总兵刘盛休。西安将军荣禄。陕西布政使张岳年。甯夏副都统苏噜岱。甘肃按察使裕祥。喀什噶尔提督董福祥。杭州将军吉和。浙江提督冯南斌、布政使赵舒翘。福州将军希元。福建按察使张国正。江西布政使方汝翼。荆州将军祥亨。湖北提督吴凤柱、布政使王之春。湖南布政使何枢。广州将军继格。广东巡抚刚毅。广西按察使胡燏棻。成都将军恭寿。四川松潘。镇总兵陈金鳌。云南布政使史念祖。贵州按察使唐树森。均著于十月派出各员。毋庸再行吁请。现月  

○又奉初一日以前到京。恭候届期随同祝嘏。其未经懿旨。奉宸苑员外郎祥泰、著赏加员外郎俸二年。郎中景恩、员外郎文亿、书正联荣、主事锡龄、署主事启隆、均著加赏本任俸一年。笔帖式宝岐、万祥、清桂、继桂兴秀、毓秀、常存、宝山、恩林、长保、双林、恒珍、库掌钟林、苑丞、荣昌、普光、祥瑞、广林、连荫、普梁、普恒、文斌、继刚、恩奎玉伸、吉增、锡亮、均著赏加一级。武备院堂郎中徵麟、著赏加三院卿衔。委护军参领衔库掌庆升、委护军参领衔堂主事世昌、均著赏加副护军参领衔。笔帖式广惠、著赏加主事衔。国仁、著赏加五品衔。世光、著赏四品衔。明谦、著赏加五品衔。成明、广群、著赏加四品衔。德佑、延昌、定瑞、舒鸾、均著赏加五品衔。护军参领衔员外郎庆林、三品衔员外郎长泰、均著赏加三院卿衔。三院卿衔员外郎世纲、著以三院卿题奏。副护军参领衔员外郎增浚、著赏加护军参领衔。护军参领衔员外郎祥照、著赏加三院卿衔。五品顶戴催总双秀、著赏加四品顶戴。六品掌伞总领春龄、著赏加五品衔。副护军参领衔六品司幄连升、著赏加护军参领衔。六品司幄恒庆、丰申、均著赏加五品衔。七品衔司幄璧福、连喜、忠秀、均著赏加六品衔。电灯公所六品顶戴景德、魁孙、升甯、鸿恩、于宏有、梁宝杰、蒋生贵、张启、陈开运、均著赏加五品顶戴。七品顶戴罗富贵、刘发俊、郑德、顾世昌、王士林、车成义、均著赏加六品顶戴。现月  

○又谕、许振祎奏、遵旨会勘永定河上下游大概情形筹商办法一摺。所拟疏下游、保近险、疏中洪、建减坝、治上游各条。均属妥协。即著会同李鸿章分别筹办。并准其每年添拨岁修银四万两。以资防守。所请于卢沟南上岸建筑减水石坝。需用经费。著户部即拨银三十万两。迅速解往应用。该河督拟请再于卢沟以上择地筑坝。以分水势。即著亲往履勘。核实估计工需。再行奏明办理。现月  

○又谕、给事中徐树钧奏、筵燕礼仪不肃。请饬整顿一摺。殿廷筵燕。典礼攸关。承办各衙门。应如何恪恭将事。若如该给事中所奏。殊属不成事体。嗣后筵燕事宜。务当认真整顿。妥为弹压。遵照礼部奏定礼节。敬谨办理。如有草率纷扰情事。即著该管大臣据实参奏。以重典礼。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内务府开送司员保单。有数过多。谕令该衙门堂官核实删减。送交军机处呈递。著再传谕总管内务府大臣。将各司处员名大加删减。另缮清单。仍送交军机处呈递。现月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奏、查明苏省十九年分徵收漕白二粮实数。并酌定海运章程十条。下户部知之。摺包  

○又奏、两淮盐商认捐顺天赈银三十万两。分三限缴完。请饬随时给奖。并免交部饭加平银两。以恤商情。从之。  

○以亏短交代。已故革职前署湖南蓝山县知县陈嘉榆、提属勒追。  

○丁酉。上御紫光阁。赐蒙古王公暨朝鲜使臣等茶果。  

○戊戌。赏兴泰委散秩大臣。明发  

○己亥。孝穆成皇后忌辰。遣官祭慕陵。  

○谕内阁、前因御史乌尔庆额、奏参内务府已革库役董舒明、改名捐纳道员。当经饬令内务府确查。嗣据覆奏内称、董舒明捐纳各案。吏部咨覆册内有董舒明捐输请奖。户部覆称捐名系舒明无董字。该员员捐册内并未声叙系已革库役等语。复谕令吏部户部将因何册。名瞌异。并有无蒙捐情弊。再行确查。兹据该部查明覆奏。又据内务府据实检举自请议处。并请将缮摺误书董字之司员。一并议处、各一摺。此案舒明即董舒明、报捐道员时。未将已革原衔。先行捐复。径由监生报捐。注册时亦未声叙被革原案。实属隐匿蒙混。著将所捐双月道员及花翎二品顶戴暨从二品从一品各封典。一并斥革撤销。其率具图结之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管领钟吉、著交部照例议处。内务府前次覆奏。时。未将舒明蒙捐情由查出。实属疏漏。总管内务府大臣、均著交部议处。至缮摺错误之承办司员、著一并交部议处。现月  

○又谕、陶模奏、上年十一月闲。库车厅叠次地震。城署民房。坍塌倒捐。并伤毙人口多名。业经委员勘验。散给银粮。分别抚恤等语。览奏殊堪矜悯。即著该抚督饬委员会同地方官认真办理。毋任一夫失所。用副朝廷轸念灾黎至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裕宽奏、运河另案工需银两。请饬如数筹拨以利漕行一摺。运河另案工款。前经河道总督许振祎奏准。每年由山东司库拨银六万两。兹据裕宽奏称、运河工需紧要。请饬山东巡抚饬司如数拨给等语。著福润即于藩库动拨银六万两。并于二月半以前先解银三万两。以应急需。余俟漕船入东。即行全数解清。毋稍延欠。原摺著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现月  

○户部奏、本年选看秀女。妆梳服饰。是否照成案办理。得旨、著照成案办理。又奏、本年备选秀女。拟援照成案。毋庸写清字绿头牌装入绫斗。其排单缮写清汉合璧。从之。随手摺包  

○云贵总督王文韶等奏、滇省上年被灾。多至四十余州县。请展办赈捐一年。以资抚恤如所请所。  

○陕甘总督杨昌浚奏、上年西甯各属被灾情形。暨应蠲缓银粮草束数目。下户部知之。随手  

○以剿办越南窜匪一律肃清。予在事出力人员署临元镇总兵马维骐、优叙。余升叙加衔有差。其阵亡都司喻飞熊、守备廖兴仁、恩骑尉杨谦、把总雷福元、瘴故副将李正昌、把总彭紫瑞、均分别优恤。现月  

○豁免新疆镇迪各属光绪十三年以年民欠额粮籽种。摺包  

○庚子。谕内阁、本日召见委散秩大臣兴泰、奏对谢恩。清语甚属生疏。经朕询问。据称未经学习清语。兴泰著开去委散秩大臣。回旗读书。现月  

○又谕、礼部吏部会奏、遵议御史安维峻条陈科场积弊。暨礼部奏议覆给事中洪良品请严禁科场传递。各一摺。所请缉拏传递。责成出结官识认。严禁士予紊乱场规。暨另造书吏名册送部各条。均著依议行。科场防弊。定例綦详。祇因奉行不力。以致弊窦丛生。自此次申明例禁之后。著加贡举监临监试各员。懔遵谕旨。实力整顿如有枪替传递、及不遵场规、喧哗乱号、恃众滋闹情事。立即严拏惩办。不得稍涉宽纵。傥再因循怠忽。致有前项弊端。一经发觉。定将在事人员。一并严惩。毋谓诰戒之不豫也。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杨昌浚奏、学政蔡金台校阅公明从无私谒等语。各省年终密考。向不咨部。亦不声藩臬详文。此次该督所奏。与密考体裁不符。是否即系学政年终密考。著杨昌浚查明覆奏。将此谕令知之。  

○以捐办善举。予四川新甯县同知职衔张锡笏建坊。现月  

○辛丑。孝圣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东陵。黄绫本  

○谕内阁、前据给事中王会英、奏参山东巡抚福润纵吏蠹民欺罔行私各节。当经谕令李鸿章派员确查。兹据查明覆奏。前署利津县知县博山县知县钱鑅、将所收淤地租税。留作地方公用。尚非攘利肥己。所领迁费银两。亦无侵吞逼结实据。惟于汛官王国柱丈量淤地。笼统招垦收租。未能详查。殊属疏忽钱鑅著交部议处。前署利津县知县候补知县吴兆鑅、催令灾民迁徙。办理操切。且于地方被灾之时。开筵宴客。实属玩视民瘼。利津汛外委王国柱、声名甚劣。清丈淤地。颟顸草率。不洽舆情。吴兆鑅、王国柱、均著一并革职。巡抚福润官声尚好。于沿河迁民事宜。尽心经画。利津县兴办迁民。并非该抚任内之事。原参各节。均无确据。应毋庸议。  

○内务府奏、银库出入数目。请年终奏销。得旨、仍著每月具奏。年终再行汇奏一次。现月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奏、收笼鄂伦春牲丁。酌拟章程。变通办理。查此项牲丁。言语与旗丁罕通。生业与边氓互异。茹毛饮血。习惯山居。若强其编旗入操。暖衣火食。势必患痘。畏避匿迹。终属无济。欲求尽善。惟有就地处置。顺情抚绥。拟请于墨龙江墨尔根呼伦贝尔等处副都统衙门。各添协领一员。并将布特哈总管改为副都统。亦添协领一员。专理捶为绥鄂伦春事宜。其五路原设十六佐各官及额兵千名。拨归新添协领分管。暂缓迁居。仍令互市。使与各城。旗丁相亲相染。将来随时陆续归伍。庶与海军衙门原议。大致相符。又奏、布特哈地方重要。拟请改设员缺。以资坐镇。计五协领、十四副管、九十六佐领、统辖于副都统。仍归将军节制。均下所司议。又奏、鄂伦春牲丁、荒山游牧。生业维艰。拟请暂行停进貂皮。允之。随手

摺包

○以捐修宣化文庙。予直隶郎中职衔马崇熙为其嗣祖父本生祖父父建坊。随手  

○壬寅。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还宫。  

○谕内阁、本月二十五等日。慈宁宫举行筵燕。典礼攸关。允宜倍加严肃。承办各衙门。务当遵照礼部奏定仪节。敬谨将事。二十五日。著派御前大臣。二十六日。著派总管内务府大臣。稽查弹压。不准闲人擅入。执事人等。如有到班迟误。及草率纷扰情事。即著据实参办。以昭慎重。  

○又谕、三载考绩。为国家激扬大典。中外满汉诸臣。有能恪共职守劳勚最著者。尤宜特加甄叙。其平庸衰病者。亦难曲予优容。兹当京察届期。吏部开单题请。朕详加披阅。礼亲王世铎、大学士额勒和布、张之万、兵部尚书孙毓汶、吏部左侍郎徐用仪、翊赞枢廷。尽心经画。和衷共济。悉协机宜。均著交该衙门议叙。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老成硕望。重任克肩。两江总督刘坤一、宣力有年。勤劳懋著。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祎、实心任事。劳怨不辞。均著交部议叙。兵部尚书乌拉喜崇阿、衰迈多病。理藩院尚书松森、礼部右侍郎景善、理藩院左侍郎志颜、才具平庸。均著原品休致。理藩院右侍郎庆福、才具稍短。年力尚强。著开缺以三品京堂候补。余著照旧供职。  

○以拏获广西平乐府属哥老会匪蒋德标等。予在事出力员弁副将梁效贤、以总兵交军机处记名遇缺请<闲>。平乐府知府陈兆奎、在任以道员补用。余升叙有差。现月  

○癸卯。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升慈宁宫。入座筵燕。  

○谕军机大臣等、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银库郎中世续、著赏食四品俸。员外郎庆宽、著以三院卿题奏。三品顶戴瓷库员外郎岳龄、著赏加二品顶戴。慎刑司员外郎荣廷、著以三院卿题奏。骁骑参领衙员外郎英麟、著赏加三品衔。三品顶戴员外郎庄健、著赏加二品顶戴。副护军参领衔堂笔帖式福荫、著赏加护军参领衔。理事同知顶戴堂笔帖式崇山、著赏加四品衔。副护军参领衔堂笔帖式文珣、著赏加三品衔。六品衔堂笔帖式继森、著赏加五品衔。副护军参领衔堂笔帖式文荫、著赏加护军参领御。笔帖式隆钊、钟彬、文兴、文麟、英绅、端庄、敬堃、广瑞、定朴、均著赏加一级。堂主事福海、庄纶、堂委署主事崇志、文洪、笔帖式德恒、均著加赏主事俸一年。笔帖式松荫、文起、庄达、毓祥、文明、重英、诚祺、文广、吉堃、奎璧、有庆、德昌、广厚、春祺、英连、普芬、均著加赏笔帖式俸二年。广储司郎中锡麟、著赏加副都统衔。增崇、存恒、均著赏食四品俸。银库员外郎都庆、著当中三院卿衔。皮库员外郎恩铨、文煐、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缎库郎中恩隆、效曾、均著加赏郎中俸一年。员外郎恒启、常山、衣库员外郎达桑阿、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茶库员外郎保桂、著赏加四品顶戴。都虞司郎中明勋、著赏食四品俸。员外郎连庆、文煦、崇泰、恩润、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会计司郎中常瑛、著赏加四品顶戴。员外郎锡昌、舒鹏、宗芳、常明、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庆丰司郎中广义、彬格、增善、均著加赏郎中俸一年。员外郎文绅、长庆、明英、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慎刑司郎中广善、著加赏郎中俸一年。员外郎祥福、文兴、恩璘、荣康、崇启、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钱粮衙门郎中海丰、著加赏郎中俸一年。员外郎荣龄、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官房租库郎中延曾、著赏加二级。关防门内管领祥年、锡庆、文昭、钟霈、椿寿、恒宽、宝震、延祥、广厚、均著赏加一级。宁寿宫郎中文廉、著以三院卿题奏。主事成山、明昭、多寿、均著加赏主事俸一年。委署主事文启、阿昌阿多浚、副内管领禄崇、广铨、文禄、笔帖式钟祥、福臻、宗馨、均著赏加一级。咸安宫官学员外郎连祥、连顺、中正殿员外郎荣科、文缮、均著赏加一级。圆明园郎中福惠、著赏加三品衔。六品苑丞贵崇、著赏加一级。员外郎盛桂、德恒、均著加赏员外郎俸一年。主事联桂、委署主事恩佩、六品库掌文宝、六品苑丞铭绘、英秀、满亮、福秀、均著赏加一级。颐和园郎中廷琦、著赏加三院卿衔。员外郎熙曾、著赏加四品衔。六品苑丞全善、明良、裕斌、吉利、毓杰、文焕、裕祜、均著加赏俸一年。御鸟处六品总丞永来、荣珍、赞礼郎德浚、永锐、延英、读祝官书方、玉岱、文润、均著赏加一级。  

○陕西巡抚鹿传霖奏、陕省舆图测绘完竣。出力人员。请酌量保奖。允之。现月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敬信为兵部尚书。户部左侍郎崇礼为理藩院尚书。刑部右侍郎裕德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现月  

○转户部右侍郎立山为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调兵部右侍郎克们泰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以内阁学士志锐为礼部右侍郎。内阁学士荣惠为兵部右侍郎。内阁学士溥良为理藩院左侍郎。内阁学士会章为理藩院右侍郎。奉宸院卿文琳署刑部右侍郎。现月  

○以兵部尚书敬信为正白旗蒙古都统。明发  

○甲辰。上诣西华门。跪送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驻跸西苑。  

○礼部奏、定例亲王郡王初封。应在何王之次序坐。具奏请旨。今新封庆亲王奕劻乖坐次。伏候钦定。得旨、奕劻右翼坐次。著在恭亲王之次。左右翼合坐坐次。著在醇亲王载沣之次。载漪右翼坐次。及左右翼合坐坐次。均著在顺随郡王讷勒赫之次。现月随手  

○两广总督李瀚章奏、广东水陆师学堂。派登练船各学生。及添建机器厂支用各款。请饬立案。下部知之。随手摺包  

○以理藩院左侍郎溥良到任需时。命兵部右侍郎荣惠兼署理藩院左侍郎。现月  

○以吏部左侍郎寿荫为左翼总兵官。现月  

○调正红旗护军统领赓音布为正共旗护军统领。以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色楞额为正红旗护军统领。明发  

○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德隆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崇光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奕功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以正红旗蒙古副都统长麟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陕西按察使唐树楠因病解职。以前陕西按察使曾鉌为陕西按察使。  

○乙巳。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荣寿固伦公主、著赏食固伦公主双俸。惇勤亲王奕誴之媵妾富佳氏、著封为惇勤亲王侧福晋。顺承郡王讷勒赫之生母杨佳氏、著封为顺承敏郡王庆恩侧福晋。现月  

○又谕、李瀚章奏、特参衰庸不职武职各员一摺。广东陆路提标中军参将王传训、南韶连镇左营游击方敬、平镇燥都司赖国恩、<石匈>州营都司詹明亮、兴甯营都司苏镇超、钦州营中军守备赖连会、年力衰颓。难期振作。均著勒令休致。署南澳镇右营游击潮州镇左营游击李鹏、办事乖方。舆情不洽。著即行革职。以肃营伍。另片奏、记名提督署督标中军副将杨安典、署广州协副将顺德协副将黄金福、训练有方。所辖弁兵。技艺行陈甚为出色等语。杨安典、黄金福、均著传旨嘉奖。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刘坤一奏、江北冬漕遵办河运。请饬疏通河道一摺。据称大泛口济甯新店靳口安山一带。节节浅阻。十字河年挑年淤。十里铺陶城埠口门内外。淤垫更甚。均须大加挑浚等语。南漕关系紧要。所有漕船经行河道。必须豫筹疏浚。方能迅速抵通。著裕宽、福润、严饬该管河道各员。认真挑浚。务期一律深通。并将各缺口分别堵筑坚实。以利漕行。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现月  

○广西巡抚张联桂奏、沥陈广西饷项不敷情形。请饬酌量改拨。下户部议驳。  

○以记名副都统定昌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户部右侍郎克们泰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前马兰总兵英廉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记名副都统玉璋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刑部左侍郎阿克丹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明发  

○丙午。引见京察三品以下京堂各官。得旨。詹事府詹事朱琛。体弱才庸。上驷院卿长有。办事废弛。翰林院侍读学士恩景。声名平常。均著原品休致。余著照旧供职。现月  

○四川总督刘秉璋奏。大甯县详请分设拔额。宜宾县请加廪增贡额。盐亭县请加文武学额。以励人材。下部议行。  

○两广总督李瀚章奏、盐商捐银十二万两。助购枪炮。请照各省赈捐章程给奖。下所司议。现月  

○丁未。世祖章皇帝诞辰。遣官祭奉先殿。  

○孝仪纯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黄绫本  

○谕内阁、福锟等奏、续陈审讯要案情形一摺。据称编修饶士腾。于呈递亲供后。服毒自尽丁惟神所供嘱托关说各情。与饶士腾亲供。大致相同。惟于贿嘱详细情节。尚复支离闪烁。请将编修丁惟禔暂行革职严讯等语。丁惟禔才暂行革职。即著福锟等督饬承审各员。严行审讯。务得确情。据实具奏。现月  

○派礼部右侍郎志锐、礼部尚书李鸿藻知贡举。纂

修官朱汝珍恭纂  

帮总纂官王荣商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六签正月十一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藳本陆恭覆阅癸丑八月十一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五月初七日  

陈恭阅五签三月初六日  

熙月日  

郭恭阅二签六月十一日  

宗室麒月日

【版权声明】

成语对对子网所提供《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网友提供。如果任何第三方机构声称是任何内容的版权拥有者,并且不希望所属作品出现在本网站,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立即为您删除!

志第四十 百官六-元史

志第四十 百官六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墨子墨家思想的著作总汇。旧题为战国

实录卷之三百十七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三百十七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

吴江诗词网为您提供中国古代经典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三 之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愿为古诗文爱好者提供详实的参考

实录卷之三百十七 

光绪十八年。壬辰。冬十月。乙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醇贤亲王园寝。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壬戌皆如之。  

○颁光绪十九年时宪书。  

○以河工安澜秋成丰稔发大藏香十枝。交漕运总督松椿、祗领。虔诣河神庙祀谢。  

○谕内阁、本年江苏江甯扬州府属。入夏以后。雨泽愆期。田禾未能及时栽插。甘泉一县。被灾最重。句容仪徵六合江浦等县。收成亦极歉薄。小民困苦情形。深堪轸恻。自应妥为赈济。加恩赏给江南海运漕米三万石。所有水脚运费等款。一并截留。为甘泉等县赈抚之用。即著刘坤一、奎俊、督同司道、勘明被灾处所。严饬印委各员。确查户口。核实散放。总期实惠均沾。毋任吏胥舞弊。用副朝廷轸恤灾黎至意。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省城词讼纷繁。拟请添设发审处。并以请假回旗之刑部员外郎德色勒布、留于本省清理积案。得旨。该处原有刑户各司。足敷办理。所请著毋庸议。摺包  

○又奏、黑龙江人烟渐密。牲畜税课酌量加增。下部知之。摺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奏、江甯扬州各属旱灾。请劝办赈捐。照顺直推广章程给奖。允之。摺包  

○湖南巡抚吴大澂奏、湖南省未经校阅各营。请派员查阅。得旨、著派吴大澂认真查阅。摺包  

○又奏、湘军风气未开。拟购后膛枪等件。俾资演习。从之。摺包  

○旌表五世同堂吉林呼兰厅民乔芳。  

○丁巳。上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顺天直隶各属。雨水过多。闾阎困苦。谕令李鸿章截留河运漕米十万石。分拨散放。并因江苏丹徒甘泉等县被旱两次。特谕刘坤一等截留漕米八万石。藉资赈济。山东黄河盛涨。惠民等州县被淹。谕令福润将该省应行运通米石。悉数截留备赈。云南昆明等州县被水。特饬户部拨银十万两。发交王文韶等赈抚。河南汲县等处被淹。准如该抚所请。截留帮丁月粮银四万两办理工赈。山西汾州等府属被旱。陕西延安等府属被淹。甘肃泾州等州县被旱。叠准该督抚所请。将上忙钱粮分别缓徵。湖北东湖县被火。河南卫辉府属被淹。山西归化等厅被旱。甘肃兰州等府属被水被雹。庆阳府属被旱。新疆疏勒等州县被水被旱。广东恩平等县被水。福建漳州府属被水。均经该督抚等查勘抚恤。小民谅可不至失所。推念来春青黄不接之时。民力未免拮据。著传谕该督抚等体察情形。如有应行接济之处。即查明据实覆奏。务于封印以前奏到。候朕于新正降旨加恩。再直隶承德府属被霜。安徽安庆等府属被水被旱。江西建昌等县被旱。吉水等县被淹。浙江杭州等府属被旱被风被雹被虫。福建顺甯县被水。台湾台南等府属被风被水。湖南龙阳等县被淹。陕西富平等县被雹。榆林等县被水。甘肃巴燕戎格厅隆德县被雹。古浪县被水。云南武定等州县被淹。均经该督抚等委员查勘。即著迅速办理。并将来春应否接济之处。一并查明。于封印前奏到。此外各省。有无被灾地方应行调剂抚恤之处。著该将军督抚等一并查奏。候旨施恩。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密云官兵。折色米价不敷糊口。请每石加银二钱。从之。摺包  

○又奏、芦纲各岸滞销。原停引目。实难复额。请照原案推展五年。以恤商艰。允之。摺包  

○又奏、沧州驻防请改用洋枪操演。从之。摺包  

○以总办漠河金厂出力。予知府袁大化道员用。加二品衔。摺

包  

○以捐助棉衣。予浙江归安县州同陈士炳为其故父母建坊。摺包  

○戊午。上御箭亭。阅中式武举技勇。外记注  

○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外记注照黄绫本例  

○热河都统奎斌奏、上年防剿承德府教匪。军饷不敷。请饬部续拨银两。并请将挑募闲散旗丁口粮。免其追缴。均从之。摺包  

○赏科尔沁多罗贝勒温都苏、双眼花翎。侍卫荣和等、升擢有差。  

○以剿捕教案逸匪出力。予署四川大足县知县桂天培、以直隶州升用。加知府衔。游击方玉兴、以副将用。余奖叙有差。阵亡什长闪得胜。勇目张宗裕等。优恤如例。  

○以剿办川北土匪出力。予道员徐春荣、提督刘玉田等。升叙加衔有差。  

○以亏短交代。革署山东昌邑县知县白书林职。并勒追。  

○己未。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卞赓、张连同、李连仲、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仝云龙等二十人、武进士出身。三甲易国相等一百三十二人、同武进士出身。外记注书法照黄绫木名□□摺包内□□

○予故原任漕运总督苏凤文宣付史馆立传。从广西巡抚张联桂请也。摺包  

○庚申。仁宗睿皇帝诞辰。遣官祭奉先殿。  

○山东巡抚福润奏、白茅坟工程浩大。请由藩运库筹拨银两以济河工。允之。摺包  

○湖南巡抚吴大澂奏、拏获醴陵县会匪。照章惩办。出力员弁。恳恩酌保。得旨、即著将匪首李金山等严拏务获。毋任漏网。出力员弁。准其酌保。毋许冒滥。摺包  

○又奏、湖南省城建立故大学士左宗棠专祠。请饬部立案。从之。摺包  

○命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来京陛见。摺包  

○命吏部左侍郎敬信、礼部左侍郎钱应溥、兵部右侍郎巴克坦布、在紫禁城内骑马。现月  

○以山东河工合龙出力。开复济东泰武临道张上达。暨副将张文彩等五员。知府郝廷珍等二员。降调革职摘项处分。  

○以报效海军钜款。予广东南海县道员周荣曜。军机处存记。遇缺<闲>放。现月摺包  

○辛酉。伊犁将军长庚奏、豫估十九年满蒙汉各营军饷。请饬部照案指拨。下户部知之。摺包  

○又奏、戍守岩疆。强邻耽视。现辖勇队仅一千人。请免裁减。允之。摺包  

○壬戌。太常寺少卿溥善为太常寺卿。外记注朱签  

○癸亥。上诣启祥门外。跪迎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还宫。  

○诣储秀宫。问皇太后安。翌日如之。  

○奉皇太后幸潄芳斋侍膳。  

○甲子。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万寿圣节。遣官祭太庙后殿。奉先殿。早事档黄绫本例  

○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行庆贺礼。众官于午门外行礼。外记注书法照黄绫本旧例  

○奉皇太后幸潄芳斋侍膳毕。跪送皇太后幸西苑。外记注  

○遣官祭都城隍庙。早事档  

○四川总督刘秉璋奏、前江苏道员赵继元才力堪用。恳恩开复。得旨、著交吏部带领引见。摺包  

○予因公淹毙。四川县丞陈允春优恤。摺包  

○以捐助粥厂经费。予四川奉节县同知衔刘鸿恩建坊。摺包  

○乙丑。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外记  

○奉皇太后幸颐年殿侍膳。  

○戊辰。谕内阁、孙毓汶奏、假期届满病仍未痊。恳请开缺一摺。刑部尚书孙毓汶著赏假三个月调理。毋庸开缺。摺包  

○己巳。谕内阁、御史陈懋侯奏、各省州县滥用非刑。请饬严禁一摺。内外问刑衙门。设立刑具。本有一定制度。若如所奏。各省州县滥用种种非刑。实属大干例禁。著各该督抚申明旧例。严行禁止如有前项情事。即著随时参办。毋稍姑容。用副朝廷明慎用刑至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江南枭匪横行。请设防严缉一摺。据称淮北淮南。透私之地甚多。浸灌皖岸。各关卡不查私盐。以致枭风日炽。抢劫之案。层见叠出。请饬筹办等语。著刘坤一、奎俊、沈秉成、松椿、体察情形。妥筹办理。原摺均著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甘肃新疆巡抚陶模奏、新疆设立俄文学馆。酌拟章程。恳请立案。下所司知之。摺包  

○又奏、莎车州河水陡涨。淹倒民房一百四十闲。冲坏地三千九百余亩。当饬委员前往会勘。现筹抚恤情形。得旨、即著饬属妥为抚恤。毋任失所。摺包  

○巡抚衔督办云南矿务唐炯奏、遵旨饬办厂铜情形。请将未缴工本银两。宽至明年呈缴。允之。摺包庚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将出使西洋各国使臣等加复薪俸。从之。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候选道黄世。煦慨捐钜款助赈。请以道员并案引见。恳恩录用。得旨、著交吏部并案带领引见。摺包  

○盛京将军裕禄等奏、恭修永陵明堂前草仓河各工完竣。报闻。摺包  

○两江总督刘坤一奏、江甯城垣坍塌。分别勘估。动款修理。从之。摺包  

○甘肃新疆巡抚陶模奏、南路已修城署。经费不敷。其未修各工。尤须接续兴办。请饬下四川等省。将经部指拨银两。悉数提解。得旨、即著户部迅催速解。以济要需。朱摺批奏  

○又奏、古城满营自迁并后。陆续请补佐领防御骁骑校各缺。历俸未满三年。请将本年军政。缓至下届举办。从之。朱摺批

奏  

○以内阁学士爱廉、礼部左侍郎长麟、为满洲繙译考试官。朱签外记

○以谙习算学。予同知刘鹗交吏部带领引见。  

○以捐助赈款。予河南南汝光道朱寿镛奖叙。  

○以亏欠地粮。革已故署直隶晋州。知州宋彭寿职。提属勒追。  

○予积劳病。故江苏苏松镇标都司虞庆堂优恤。  

○蠲免直隶通、三河、武清、宝坻、蓟、香河、甯河、霸、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大兴、宛平、涿、顺义、滦、清苑、安肃、新城、博野、蠡、雄安、高阳、献、任邱、交河、故城、天津、青、静海、清河、清丰、张家口、丰润、玉田、武强、饶阳、四十一厅州县被水村庄本年粮租杂课有差。并展缓民备仓谷籽种。现月  

○蠲缓直隶河闲、肃甯、景、东光、沧、平乡、深、安平、良乡、房山、满城、定兴、唐、容城、完祁、南皮、盐山、无极、南和、任、鸡泽、元城、大名、南乐、枣强、隆平、甯晋、定、开、东明、长垣、三十二州县歉收村庄新旧粮赋租课。并减免差徭。现月  

○辛未。谕内阁、前据给事中王会英奏、奉天庄粮衙门委署主事全禄等、重徵余租。败坏马政等款。当令裕禄确查。兹据查明覆奏。此案庄粮衙门委署主事全禄、催收余租。均系各庄头拖欠应完之款。尚未违例重徵。承办事务。尚无侵吞勒折实据。惟举动粗浮。办事糊涂操切。众情实多不洽。著即行革职。翼领倭绅、承顺、于牧群官马尚无抵换盗卖情弊。惟不能尽心牧养。以致倒毙数目过多。实属咎无可辞。笔帖式清泰、裕宗、催长惠麟、分任庄粮衙门承催。尚无结党营私情弊。惟平日因循积习。于余租不能依限徵解。致递年拖欠不清。亦有不合。均著交部分别议处。以示惩儆。现月  

○盛京将军裕禄等奏、请于民仓存粮内提拨五万石。接济奉省各灾区粥厂。从之。摺包  

○吉林将军长顺奏、已革知府董梦兰、精明强干。废弃可惜。恭逢恩诏。可否饬部带领引见。得旨、董梦兰著交吏部带领引见。摺包  

○改铸阿勒楚喀副都统印信。从吉林将军长顺请也。摺包  

○命安徽徽甯池太广道杨儒来京。豫备召见。电寄档  

○以拏获著匪。复已革副都统衔花翎。协领僧额巴图鲁恩祥职。摺包  

○以捕匪阵亡。复已革二品顶戴记名协领巴扬阿职。下部议恤。摺包  

○以战功卓著。追复故总兵胡世英降调处分。下部议恤。  

○赏闲散宗室觉罗人等一月钱粮。宗室觉罗孤寡半月钱粮。  

○赏八旗暨绿营步军营官兵半月钱粮。  

○蠲缓奉天新民。海城。承德。广甯。辽阳。开原。铁岭。七厅州县。暨白旗堡巨流河、盘蛇驿、牛村、牛庄等各村屯、被灾旗民地亩粮赋有差。现月  

○壬申。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奏、本年冬围。拟请暂停举行。允之。摺包  

○浙江巡抚崧骏奏、塘工坍卸过多。筹议添拨修费。从之。摺

○以亏欠交代。革已故浙江龙游县知县汤庆淮职。提属勒追。摺包  

○癸酉。云贵总督王文韶奏、开复提督李应举、朴诚忠勇。在营最久。请免缴捐复银两。仍以提督总兵<闲>放。允之。摺包  

○又奏、腾越土司边界妖僧滋事。剿办完竣。得旨、仍著督饬张松林等将善后事宜。妥为办理。摺包  

○甲戌。江苏巡抚奎俊奏、省城河道淤塞。修浚工竣。下部知之。  

○以詹事府少詹事长萃为太仆寺卿。  

○以贤能卓著。谋勇兼全。予浙江文员陈璚等、武员刘祥胜等、军机处存记。  

○以才堪任用、予安徽道员萧允之、潘汝杰、军机处存记。  

○予故刑部右侍郎周德润恤典如例。现月  

○乙亥。谕军机大臣等、户部奏、请催解京饷一摺。本年京饷。原拨续拨共银八百万两。截至九月底止。除划拨解到报解起程等款外。尚欠解银二百二十一万七千余两。现在部库存项无多。一切放款。为数甚钜。所有各省关欠解京饷。亟应全数报解以济要需。著各该将军督抚监督等、各将欠解银两。迅即照数依限解部。统于年内埽数解齐。傥敢诿卸拖欠。即由户部指名严参。原单著钞给阅看。将此由五百里谕知福州将军、两江湖广闽浙两广各总督、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山东山西广东各巡抚、并传谕粤海关淮安关各监督知之。现月  

○贵州巡抚崧蕃奏、黔省行川磺斤。并无私贩情形。现拟办法。得旨、所奏尚系实在情形。即著咨行刘秉璋妥筹办理。摺包  

○以广东同文馆办理出力。予协领刘绍基、繙译官熙臣等、升叙加衔有差。摺包  

○丙子。热河都统奎斌奏、上年蒙古台站被匪窜扰。筹款安抚。酌拟办法。下所司知之。摺包  

○以内阁学士李端棻为刑部右侍郎。现月  

○以藉案诈赃。革署福建福安县知县顾芝职。摺包  

○丁丑。云南巡抚谭钧培奏、丽江县被雹成灾。查勘赈抚得旨。即著饬属妥为抚恤。毋任失所。摺包  

○戊寅。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顺天府东安县属有著名巨匪虎翅子张秉俊。容留棍徒。扰害一乡句串坐地虎冯永奎、蠹役白面判官蒋富顺、赛诸葛赵玉、朋比为奸。盗案叠出。民不堪命。并有白昼抢劫骡马。交银勒赎。刃伤事主情事。该县刘兆璋买娼为妾。任意娱乐。于匪徒扰乱地方之事置若罔闻等语。著孙家鼐、孙楫即将该匪徒张秉俊等严饬缉拏。务获究办。并将该县刘兆璋被参各节。确切查明严参。毋稍回护。原摺著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寻孙家鼐等奏、查明刘兆璋买婢复遣。致有讹传。拟请免其置议。惟于张秉俊刃伤冯廷珍一案。并不比差传案。办理殊欠明决。已将该县撤任察看。以示惩儆从之。  

○又谕、有人奏、仓匪贩马三即马永芳、屡经犯案。怙恶不悛。近复句结逃军李仓儿等、在东城一带。无所不为。请饬拏办等语。此等犯案匪徒。胆敢于充军后潜行逃回。不法已极。著仓场侍郎。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一体访拏。拏获后发交地方官监禁。从严惩办毋任漏网。原片均著钞给阅看。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朝鲜续借银十万两。仍由华商出名。订立合同。按期由朝鲜海关拔还。允之。摺包  

○以慨捐钜款。予湖北黄冈县监生刘国溎以知府用。摺包  

○以捐资助赈。赏广东布政使成允头品顶戴予顺德县道员何成浩尽先选用。摺包  

○以捐助赈款。直隶通永道杨宗濂母二品命妇侯氏传旨嘉奖。现月  

○旌表贞烈捐躯安徽合肥县巡检韩学书未婚妻张氏。摺包  

○己卯。太宗文皇帝诞辰。遣官祭奉先殿。上御承光殿。英吉利使臣欧格讷等四人觐见。  

○庚辰。甘肃新疆巡抚陶模奏、委员会同英员议立坎巨提新酋事竣。并拟安置旧酋各情形。下所司知之。摺包  

○辛巳。谕内阁、翁同和、怀塔布奏、覆审绞犯永氏一案酌量定拟一摺。此案葆环起意诓卖永氏。据供桂城永氏均不知情。惟永氏甘心被卖。辗转已久。业已众证明确。复怀疑牵控其夫。永氏葆环均著仍照刑部所拟办理。刑部承审司员。于此案人证未能传齐。紧要情节。及详细供词。亦多漏叙。殊属不合著交部查取职名。照例议处。现月  

○吉林将军长顺奏、农安县衙署等工。原领之银不敷修建。援案请照实银给发。允之。摺包  

○山东巡抚福润奏、寿张县梁山地方匪犯杨木等啸聚滋事。悉数擒获。请将出力员弁保奖。得旨、仍著严缉逸犯郑显之等务获究办。出力员弁。准其择尤酌保。毋许冒滥。摺包  

○泰甯镇。总兵志元奏行宫续有坍塌。请饬勘修。下所司知之。摺包  

○以广西剿办斋匪出力。予总兵张春发、马盛治、道员方长华优叙。摺包  

○以筹拨粮饷军火出力。予广西盐法道张人骏按察使衔。庆远府知府孙钦晃以道员用。摺包  

○以捐款助赈。予前陕西南郑县知县罗桂铭为其父母建坊。摺

包  

○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勾决斩犯二人。绞犯四人。现月  

○壬午。以捐款助赈。予河南彰卫怀道明保为其母建坊。摺包  

○癸未。谕军机大臣等、户部奏、豫拨筹备饷需一摺。据称癸巳年筹备饷需。共指拨银二百万两。请饬依限报解等语。此项饷银。关系紧要。著该将军督抚监督等按照指拨银数。于来年四月前解到一半。十月内全数解清。毋稍迟逾原摺单均著钞给阅看。将此由四百里谕知福州将军、两江湖广闽浙两广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广东各督抚、并传谕粤海关监督知之。现月又谕、户部奏、豫拨来年京饷一摺。历届京饷。均系年前豫拨。光绪十九年京饷。该部拟在地丁盐课等款内指拨银七百万两。请饬各省关于来年分批起解等语。京饷关系紧要。现经该部就各省关情形酌量指拨。自应遵照奏定数目。源源报解。以应要需。著该将军督抚监督等、务于接到部文后。分批赶解。限于来年五月前解到一半。十二月初闲全数解清。不准截留改拨。藉词延误。傥届限不到。即著该部照奏定章程指名严参。原单均著钞给阅看。另片奏、光绪十九年内务府经费。拟拨盐课茶税等款共银六十万两。应径解北洋。并各省关应还部库垫放银二十万九千二百余两。应由指拨各款内匀解部库外。下余银二十九万七百余两。著该将军督抚监督等、务于来年开即后陆续径解内务府交纳。仍限六月前解到一半。十二月初间埽数解清。不准稍有蒂欠原片单并著钞给阅看。将此由五百里谕知福州将军、直隶两江湖广闽浙两广四川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各督抚、并传谕粤海关淮安关监督知之。现月  

○又谕、裕禄等奏、请饬拨东三省来年的饷并请催欠饷一摺。东三省癸巳年的饷。应拨奉天银二十六万两吉林银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一两零。打牲乌拉银三万四千七百六十八两零。黑龙江银十九万两。著户部照数指拨。令各该省督抚等如数筹解。毋许迟延。并于报解之时。分晰奉天吉林打牲乌拉黑龙江各款目。以免牵混。其各省欠解东三省本年的饷。暨历年欠饷。著李鸿章、刘坤一、谭钟麟奎俊、沈秉成、德馨、裕宽、谭继洵、福润、常恩接照单开数目。赶紧筹措务于年内埽数解清以济要需。原单均著钞给阅看。将此谕知户部、并由五百里谕知李鸿章、刘坤一、谭钟麟、奎俊、沈秉成、德馨、裕宽、谭继洵、福润、暨传谕常恩知之。现月  

○以缴清赔款。复已革知府奇臣原官衔翎。仍以知府归部选用。现月摺包  

○以闯卡漏捐。捏词混控。革两江补用都司熊天保职。摺包  

○甲申。世宗宪皇帝诞辰。遣官祭奉先殿以推班日期漏未传知。军机处直班章京郎中胡宝铎、主事王彦威、下部议处。寻吏部议。胡宝铎等应得降一级留任公罪。得旨、准其抵销。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自是日始斋戒三日协修官朱点衣恭纂  

帮总纂官程棫林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一签十一月初二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藳本陆恭覆阅癸丑七月十五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四月初五日  

陈恭阅二月初九日  

熙月日  

郭恭阅五月廿二日  

宗室麒月日

【版权声明】

《实录卷之三百十七》内容来自网络或者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四字成语大全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元史

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的天人合一之论。阐发子思之学,继承孔子之说,成思孟学,副詹事、詹